|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化工与理学 > 葛根异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葛根异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来源:互联网 sk006 | 肖芳
【分  类】 化工与理学
【关 键 词】 葛根,异黄酮,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选用20×300mm的层析柱,湿法装柱,树脂床体积为120ml,料液中葛根异黄酮浓度为1.50mg/ml,料液以1BV/h速度通过树脂柱床,共处理7BV料液,每处理1BV料液的流出液单独收集,测定流出液中异黄酮的浓度,结果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见,AB-8树脂吸附异黄酮浓度为1.50mg/ml料液时,从第二树脂床体积异黄酮就有很大泄漏,流出液中异黄酮浓度高达1.001mg/ml,但树脂床饱和吸附可达6BV。只有树脂达到完全饱和时才能充分发挥其吸附性能,因此考虑生产中采用树脂柱串联的方法。

  2.4.3 乙醇浓度对AB-8树脂洗脱效果的影响

  表8 不同乙醇浓度对树脂洗脱效果的影响

  乙醇浓度/%

  异黄酮洗脱率/%

  产物纯度/%

  异黄酮收率/%

  60

  72.20

  29.05

  1.91

  70

  74.40

  34.20

  1.96

  80

  77.62

  28.40

  2.05

  95

  79.70

  31.40

  2.10

  将浓缩液注入树脂柱中,待样品液全部通过吸附柱后,用蒸馏水洗至流出液呈澄清状态,然后再分别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将洗脱液经旋转蒸发浓缩、真空干燥,测定异黄酮得量和纯度,由表8可以看出95%(v/v)乙醇洗脱异黄酮收集率最高,达79.79% ,而70%(v/v)乙醇洗脱后异黄酮纯度最高,为34.20%(m/m),因此,本试验认为采用70%乙醇洗脱可以较好地达到纯化葛根异黄酮的目的。

  2.4.4 流速对AB-8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表9 不同流速对AB-8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流速/(BV/h)

  异黄酮洗脱率/%

  异黄酮收率/%

  1

  89.87

  2.38

  2

  85.43

  2.26

  3

  84.29

  2.23

  从表9可知,流速不同,异黄酮的洗脱率和收率也不同,在1~3BV/h内,随着流速的增加,异黄酮的收率随之下降。考虑到工作的效率和异黄酮洗脱率,选用2BV/h流速较为适当。

  2.4.5 原液pH值对AB-8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表10 pH 值对AB-8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pH值

  异黄酮收率/%

  产物纯度/%

  异黄酮收率/%

  3

  83.20

  48.98

  2.19

  4

  85.17

  33.65

  2.25

  5

  87.46

  30.98

  2.31

  6

  72.20

  34.20

  1.91

  7

  69.97

  31.88

  1.85

  8

  69.22

  26.78

  1.83

  异黄酮类物质属多酚类化合物,pH影响异黄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从而影响树脂对其吸收附性能。实验中发现葛根异黄酮原液在较低pH时,溶液呈絮状浑浊状态,而随pH增加,原液逐渐澄清,并且不同pH值原液在树脂柱中的扩散转移速度也有明显差异,pH值越低,其扩散转移速度越慢。由表10可以看出,其纯度随pH值变化的而变化,pH3时,产物纯度最高,达48.98%,而pH5时,收率最高,达2.31%,但是实验中发现pH值为3和4时,絮状物在树脂柱上部形成沉淀,对树脂床污染和堵塞严重,因此认为适宜pH值为5。

  3 结论

  用乙醇溶液提取葛根异黄酮时,通过四组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以及用大孔树脂纯化葛根异黄酮时,通过四组单因素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1)提取葛根异黄酮时,溶剂浓度为50%、固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h时,浸出物中异黄酮的含量最高。

  2)对六种树脂吸附葛根异黄酮性能进行对比筛选,发现AB-8树脂最适合葛根异黄酮的纯化。实验结果表明,洗脱剂乙醇浓度为70%(v/v),工作液流速为2BV/h,浸提浓缩液pH值为5时,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串联柱对葛根异黄酮进行纯化,其效果最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都较高。

  参 考 文 献

  < >杨明毅,史劲松. 葛根的综合利用及深加工[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13(1):74~75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上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02~970凌关庭. 保健食品原料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42~449赵浩如,郜风香. 葛根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J]. 中成药,2000,22(11):756~757[美]K·R·马卡姆.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3李勇,高明侠. 银杏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01,(5):72~73张德权,台建祥. 生物类黄酮的研究及应用概况[J].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25(6):52~56白日梅,蔡同一. 类黄酮生物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1999,(8):11~13赵国华,陈宗道. 柑桔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3):71~7510、李广,汪清刚.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色谱分析[J]. 食品科学,2001,22(2):81~83

  11、廖洪波,贺稚非. 葛根研究进展及展望[J]. 食品工业科技. 2003,24(2):81~83

  12、高福成. 食品分离重组工程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394~395

  13、李维莉,彭永芳. 树脂法分离富集虎桔黄色素[J]. 食品科学,2002,23(3):80~82

  14、宋国安.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及开发利用[J]. 农牧产品的开发,1999,(10):4~5

  15、陆宁,宛晓春. 葛根总黄酮、淀粉的提取及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1998,(1):33~34

  16、袁怀波,赵国华.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葛根异黄酮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2):62~64

  17、向大雄,吴大勇. 不同纯化工艺对葛根黄酮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02,13(6):328~330

  18、潘见,陈强. 大孔树脂对葛根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9,15(1):231~232

  19、崔九成,蒙跃龙. 大孔树脂分离葛根总黄酮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1999,14(4):154~155

  20、陈远中,胡小泓. 苦芥麦黄酮提取最佳条件的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9,15(3):29~31

  21、曾祥群.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2000,21(3):33~34

  22、李剑君,李稳宏. 葛根中有效成分总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1998,28(2):131~134

  23、潘见,陈强. 葛根黄酮浸取工艺优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8,14(4):231~232

  24、丁利君,吴振辉. 金银花中黄酮类化质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2,23(2):62~65

  25 谭斌,李勤等. 葛根异黄酮柱分离纯化的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4月:61~63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版纳《版纳》
《西双版纳》(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西双版纳州文联主办。主要栏目有: 时代报告、贝叶新韵、揶风蕉影等。 《西双版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中国管理信息化《中国管理信息化》
《中国管理信息化》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359/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财务...
中国刑事警察《中国刑事警察》
《中国刑事警察》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290/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缉毒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350/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法...
审计与理财《审计与理财》
《审计与理财》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264/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理财广场...
实用医学《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19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经验、...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