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面具又叫假面,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同人类一样有着古老的历史,在人类远古时期便已诞生,是各类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道具。人们相信面具能赋予人一种奇特的力量,头戴面具,驱魔降妖。而且面具艺术是一种世界文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族都曾产生过,原始先民为征服自然,协调群体,战胜敌人,沟通鬼神,从而诞生了面具。
面具的设计,属于欣赏设计课。教材主要介绍了面具制作的用材、技法和由来、演变。对五年制师范生来说,既要学习设计和制作的技法,又要学习设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影响。所以这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面具的由来、演变过程,而且要掌握它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造型手法和制作技术,更要理解它深刻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我对整个教学方法的理解是精美的制作来源于高超的设计,高超的设计又来自于深厚的文化,基于这个思考,主要采用直观分析法和示范法。通过直观分析古今中外的面具,引导学生知道面具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具有造型夸张的特点;通过直观示范面具的制作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从文化、民族、 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面具艺术。
技能:学会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对面具的造型,色彩和材质的进行设计,初步掌握制作面具的制作技法。
情感:在了解面具文化时,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学会亲近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文化与设计的关系。
难点:能制作出独特特征和艺术感染力的面具。
教学对象
我们学生的年龄较小,又生活在现代,所以对面具的了解不充分,而师范生的培养,要求他们对艺术和生活中的美术话题,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他们熟悉的西藏的音乐、美术现象,到对西藏面具造型特点,用色的探究,理解面具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
根据学生年龄、专业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如自主比较,得出古代面具和现代面具的作用不同;自主概括,讨论出面具与文化的关系;自主制作,设计出符合角色个性的面具;自主评价,多角度的对活动自评互评。其中,所有自主学习都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进行,两堂课完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让几个爱动的学生戴着面具,跳着他们自创的奇异舞蹈,伴着原始神秘的音乐《祭祖》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学生都被奇异的场景吸引,提高了兴趣,很快进入角色。
欣赏讨论
1、看藏戏“法王舞” 表演录像。之所以选择藏戏跳神的表演场面,是因为这个场面学生就很容易联想到这是一种传统神秘的仪式,使学生对西藏的神秘性充满了向往之情,藏戏的文化渊源让学生感受到最早的面具产生的原始意义。
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面具有着同人类一样古老的历史,(图0)它起源于原始乐舞,巫术宗教产生后,人们相信面具会赋予弱小的人类一种奇特的力量,头戴面具,驱魔降妖。当然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具,主要是发展到戏剧道具里的面具(如:藏戏面具),还有除旧迎新习俗的面具(如:社火面具)等。到了现代,面具的样式更加多样化。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录像体验后分析,引起学生对面具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2、看图片比较,挪威嘉年华艺术节面具(图1),家居设计装饰用的面具(图2),球迷戴着面具为球队呐喊助威(图3)和民间艺术节上的面具(图4),市场上售卖的面具(图5),电影中的面具(图6)和化妆舞会上的面具(图7),同祭祀仪式活动中的面具(图8)进行比较。
组织学生讨论:现代面具功能和古代面具功能有什么不同,现代生活中面具都有哪些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比较分析,古代面具的主要功能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现代面具的主要功能是表演、娱乐、装饰等,它的神秘感淡化了,更贴近生活了。
文化解读
1、藏面具的由来、分类
从韩红的《青藏高原》等民歌,从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史国良的《刻经》,从杨丽萍的新舞蹈大餐《西藏印象》,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精英的故事切入,他们都是从西藏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创作的,让学生看到任何的艺术形式背后,都有文化力量作为支撑。藏面具这种文化符号也不例外,我们了解西藏面具时,更要了解西藏文化。
带着对西藏文化的虔诚之心,我们一起来看看藏面具的来由和分类,以青海、西藏藏族的原始祭祖和藏传佛教为背景,形成了寺院的悬挂面具、宗教跳神(藏语称“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藏戏面具又分温巴面具、正戏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主要介绍温巴面具(图9)、跳神面具(图10)和正戏人物面具(图11),跳神(神仙鬼怪)面具从造型特征上分析,正戏人物面具从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个性的人上分析,拓展一些京剧面谱的用色特点,温巴(渔人或猎人)面具从装饰上分析。
师生边讨论边归纳:
藏面具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同藏文化的关系
①面具的造型特点(造型夸张变形、色彩艳丽,比妖怪更恐怖的形象才能驱鬼,色彩鲜明表现不同人物性格,这些都是受西藏的鬼神崇拜和宗教的影响,还有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这些西藏文化有关系。)
②面具的表现内容(鬼神、人物、动物、法王等,鬼神崇拜是人们相信神秘的自然对人的威慑力,这是与西藏特定的人文地理有关,法王的人神合一,是藏传佛教的影响。)
③面具的表现方法(平面、立体等,与戏剧活动有关,比如藏戏出场是头戴平面面具的温巴祁福、净场地,然后各类形式的正戏面具登场)
④面具的材料(主要是布、皮毛、骨角、陶土、纤维、木头、金属、漆布、颜料等,这些皮毛、角骨等是西藏当地随处可见,易取的材料,是大自然恩赐的,与地域环境有关。)
其他种类面具
从这四个方面的归纳,藏面具都是同西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了这样的审美的观点,我们再来看中国(傩戏面具[图12]、贵州地戏面具[图13]、黎族“撮寸己”面具[图14]、社火面具[图15]、京剧脸谱[图16])和外国的(埃及[图17]、非洲[图18]、墨西哥[图19]、印第安[图20]、日本面具[图21])时,学生总结面具的造型特点,就不会用简单的美或丑来评价,你感觉不错或者你感觉不理解的艺术现象,就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评判它,比如生存的自然环境、饮食结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去审视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设计意图】由藏面具背后的文化影响为切入点,让学生感悟到面具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的符号,并非简单直白的头饰。然后,以点带面再介绍其他种类面具,这样的一个对学生心路历程的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也是我们课程教学的任务。我们解读面具,更要解读文化,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