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化工与理学 > 河北沿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产业布局研究
河北沿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产业布局研究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付荣霞
【分  类】 化工与理学
【关 键 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产业布局,区域经济,水污染,可持续利用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必要的资源保证,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支撑着所有的生命,它既是基础性资源又是战略性资源,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区域内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有限的水资源会限制和制约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用水相关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会提高区域内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保持区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河北沿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出发,分析其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理清了提高沿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产业布局规划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一系列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产业布局,区域经济,水污染,可持续利用

  资源承载力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尊重经济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近年来河北沿海地区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沿海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能支撑多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怎样做才能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成为河北沿海区域未来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水资源利用中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

  “承载力”一词原为物理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的极限负荷。后被生态学借用,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1921 年英国人帕克和伯吉斯首次将其用于研究人口问题,指出在某一地区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口数量存在的最高极限,可以通过该地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随着资源短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应用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20 世纪 80 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提出了“资源承载力”(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的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到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我国学者从20 世纪 80 年代首先围绕土地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后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开始了对自然资源各个方面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是继土地资源承载力之后研究较多的一部分。关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迄今为止仍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但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其内涵。

  张李青等人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未来不同的时空尺度上,以可预见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经过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某一区域内水资源所能支撑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

  也有学者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水平下,以维持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通过对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4]

  以上定义都强调了“水资源支撑能力”的含义,本文认为比较成熟的还是惠泱河等于2001年提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可理解为某一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影响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该定义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说明水资源承载能力对人类活动及经济发展有限制和制约作用的同时,人类也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及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来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河北沿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分析

  (一)沿海区域先天不足,水资源严重缺乏

  根据中国水利部公布的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5255亿立方米,按照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13.2亿人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913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河北省是全国最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07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1/7。河北沿海区域各市的水资源占有量更是不容乐观,随着河北省 “发展沿海经济隆起带”战略目标的提出,沿海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北沿海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据《河北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 预测2008年上半年沧州、唐山水资源供需比分别为0.39、0.56,缺水量分别为6.85亿立方米、10.77亿立方米,成为河北省缺水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

  在河北沿海区域中缺水最为严重的是沧州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8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9%。沧州亩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64亿立方米。近10年来由于连续干旱,这一数字下降已到9亿立方米以下,其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水平下降了60%,使得水资源短缺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地表水捉襟见肘,地下水同样不占地利。沧州地处河北平原,运河以西为低平原区,以东为滨海平原区,地质条件差,淡水资源先天不足。埋深50米以上的地下水约60%的面积为微咸水或咸水,50至100米范围内基本上是咸水,250米以下才有淡水。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淡水资源量为6.81亿立方米,可开采量只有4.97亿立方米。

  唐山市的水资源形势也较为严峻。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下限标准,亩均301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0。由于唐山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地表水供水量严重不足。正常年份潘大桃水库(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分水指标为15.6亿立方米,但由于降水量的减少,造成各大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2002年实际分配唐山市水量仅有3.2亿立方米,相当于正常年份分配水量的20%;2003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滦南、乐亭等县,致使北部水库无水可蓄,分水量为4.3亿立方米,相当于正常年份的27%;2004年分水量也仅仅达到5.6亿立方米,相当于正常年份的36%,与实际需要相差很大。由于连续干旱和地下水的严重超采,造成市区、唐海-宁河、古冶-黑沿子3大复合漏斗区,面积达3655平方公里,占全市平原面积的45%,并引发地面沉降、部分建筑物开裂。而且由于近几年唐山工业的飞速发展,缺水程度已经有超过沧州之势,据2008年上半年资料表明,唐山市缺水10.77亿立方米,在河北省排在第一位。

  在沿海区域中水资源条件最好的秦皇岛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也只有626 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3,亩均占有量545立方米,为全国均值的1/4。秦皇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59亿立方米,地下水7.49亿立方米(扣除重复量3.61亿立方米)。由于受大气降水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约占全年总量的65%~70%,而到冬春季,各河基流甚小或断流;年际,枯丰水年变化较大。秦皇岛市多年的平均用水量在8.39亿立方米左右,各种水利工程调节水量2.5亿立方米,由桃林口水库调水1.75亿立方米,剩下的缺口就只能靠地下水开采了,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量逐年在大幅度增加。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草食家畜《草食家畜》
《草食家畜》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5-1108/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专论、...
财经智库《财经智库》
并非《财经智库》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财经智库》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359/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资源导刊《资源导刊》
《资源导刊》杂志,于197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38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矿业大观、...
神剑《神剑》
《神剑》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81-1158/I,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散文、诗歌、评...
气体分离《气体分离》
《气体分离》是国内及时本专门收集气体分离工程设备、配件、辅助材料的价格信息和市场供销行情的专业信息刊物。 《气体分离》涉及产品种类包括:空分设备、变压...
数学教学通讯《数学教学通讯》
《数学教学通讯》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06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解题研...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