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学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474/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热点追综、研究进展浏览、学术活动与动态等。 《地球学报》杂志力求及时快捷地反映地球科学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新进展。刊登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学术论文。
数据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学文摘(美),SA 科学文摘(英),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
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全部,
栏目设置:创新与发现,探讨与争鸣,前沿综述,学术,热点追综,研究进展浏览,学术活动与动态
1《地球学报》论文题目:简明扼要、概括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对照。
2《地球学报》论文作者:只列出主要参加者,多单位作者时,分别按单位用1)、2)、3)……序号在作者姓名后右上角标注。中、英文对照。在稿件审查、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部一般只与及时作者联系,必要时可注明通讯作者。
3《地球学报》作者单位:写明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区市城镇名、邮政编码。中、英文对照。多单位作者用1)、2)、3)……序号按单位依序列出。
4首页脚注:①说明论文的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②列出及时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学位职称、主要从事专业、通讯地址、邮编、办公电话、电子邮件)。
5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要素,尤其要突出其创新性的成果。中文摘要以200~400字为宜。鉴于本刊被多家国外网站收录,为方便非中文读者,英文摘要可增加到600-1200字(须提供中、英文对照稿以便译审)。
论文写好之后作者都希望能尽快发表,一般情况下论文发表都要经过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是投稿环节,将写好改好的论文发到指定的杂志社,等待编辑审稿,稿件通过后会收到用稿通知,之后就可以办理相关的费用了,费用办理
写作结束还包含查重,自信的小伙伴也可以免去这一环节,摘用别人的句子太多的同学还是要查重的,查重完根据结果降重到符合收录期刊的要求(一般20%-30%)。降重也是门技术活,对文笔不好的童鞋,,,手动理解
从实际投稿体会看,中文核心的文章质量与低分SCI文章接近。如果直接投的话,审稿要求并不低,但是相对来说,中文核心期刊我们找到熟人的机会更大。教授们总归有几个编委兼职,所以可以灌水。当然国外的期刊也有人
我想知道学术圈是如何看待本科生发表论文(SCI、EI等等)的?
发表前建议还是先搞清楚你需要什么级别的,是普刊的,还是核心的,别小看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搞不清楚。
从我的专业来看,英文期刊读者更多。简单来说,假如我写一篇英文文章,那么国内同行和国际同行都可以看,而写中文文章,花同样多的时间,则只有国内同行会看。作为作者,肯定是希望读者群越广越好了。
国内期刊要求不见得会比国外要求低,录用难度不低;很多核心上的论文完全是EI的水平,但是核心在评奖评优就是不如EI好使;
期刊发表咨询服务,1-3天快速下单, 1-3月即可见刊!
文章原创检测,精确、权威、快速。
文章编辑老师亲自指导发表,客户满意为止!
所有事情一定要提前准备,杂志社里经常会出现调整,延期或者终审不过稿现象,提前准备早点发表,期刊早到手才是正道,中间万一出现一点变故就会耽误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