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Oman 盆地前寒武油气地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3-10-14 来源: 访问:
摘要:Oman盆地位于阿拉伯板块的东南缘,盆地在前寒武纪为内克拉通裂谷,古生代时演化为内部坳陷盆地,中生代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解体而发展成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晚白垩世—第三纪期间盆地东北部形成前陆盆地。Oman盆地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之上,发育了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几套沉积岩系,沉积岩的总厚度达到4000米。盆地前寒武时期Huqf群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主要为自生自储式以及区域性蒸发盐岩盖层圈闭为主。前寒武时期形成的两大主要盐盆也成为Oman盆地主要的生烃凹陷。
关键词:Oman盆地;内克拉通裂谷;油气地质特征;含油气系统

图1 Oman盆地区域构造位置图(据文献[6])
 Oman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盆地的大部分在阿曼国内,西接沙特阿拉伯,最南边界延伸到了也门共和国,北部穿越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延伸到了伊朗的海上,东北与东南濒阿曼湾与阿拉伯海。东北部是哈加尔山脉,中部为平原,多沙漠。西南为佐法尔高原。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于热带沙漠气候。Oman盆地呈新月形,总面积接近23万平方公里。
 Oman盆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阿拉伯地台东南缘。盆地西部的Butabul-Zauliyah高地, Ghudun-Khasfah高地 和 Lekhwair高地将该盆地和地台边缘的Rub`Al Khali拗陷分开;东北部为阿曼山推覆体,沿海岸从北至南,为走向由南北向转为东南向的弧形褶皱带,该褶皱带由中生界地层和喷发蛇绿岩组成,核部出露古生界和前寒武系基岩。东南部,一条正断层将Oman盆地和三叠纪盆地区分开来。西南为佐法尔隆起,盆地的南部是Qara背斜山脉。其中Fahud、Ghaba和南阿曼盐盆这3个构造单元位于盆地的轴线上(图1)。
1 Oman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地层发育
2.1 盆地构造演化
Oman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处于阿拉伯板块的东南缘,该盆地的形成与阿拉伯板块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盆地在前寒武纪为内克拉通裂谷,而后于古生代时演化为内部坳陷盆地。中生代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解体而发展成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之后在晚白垩世—第三纪期间,由于阿曼山的逆冲推覆作用,盆地东北部形成前陆盆地,其演化经历了以下6个主要阶段(图2):

图2 Oman盆地综合柱状图和油气显示(据Henk H.J.Droste, 1997 ;IHS资料, 2010,修改)

⑴ 同裂谷期(550Ma前):始寒武—早寒武世,由于阿拉伯板块Najd断裂带的左旋应力场与Zagros带的右旋应力场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阿曼境内的多个盐盆,沉积了浅海相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及盐岩。
⑵ 内部坳陷阶段Ⅰ(550~404 Ma):随着裂谷活动的停止,Oman盆地经历了一次大的断裂构造活动,盆地再次伸展坳陷,形成了由海进和海退沉积序列组成的6个沉积旋回,发育一套陆相碎屑岩。
⑶ 海西前陆期(404~310 Ma):泥盆纪早期,受海西构造事件的影响,冈瓦纳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活化。随着特提斯板块的逆冲推覆作用,造成阿拉伯板块南部—西南部直接的挤压应力场的影响,引起广泛的抬升和剥蚀。
⑷ 内部坳陷阶段Ⅱ(310~234Ma):晚石炭世盆地再次坳陷。晚石炭—早二叠世出现冰川作用,形成了冰川沉积。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接受了浅海碳酸盐岩、页岩及硬石膏沉积,形成了Oman盆地最主要的储层和区域性盖层。
⑸ 被动大陆边缘阶段(235~90.4Ma):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解体,本区发展成为被动大陆缘盆地,包括Oman盆地在内的阿拉伯板块的北部和东部边缘,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⑹ 前陆盆地阶段(86.6~0 Ma):第三纪期间,由于北部阿曼山的逆冲推覆作用,形成阿曼北部的前陆盆地。此时,阿拉伯板块的大部分海岸已缓慢上升,以至海相沉积环境被陆相环境所取代,开始出现陆相沉积。
2.2 地层发育特征
Oman盆地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之上,发育了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几套沉积岩系,沉积岩的总厚度达到4000米,其中白垩系的厚度约2000米,是主要的油气产层。
⑴ 盆地发育同裂谷阶段,沉积的是前寒武—早寒武世的Huqf群,由陆相碎屑岩、海相碳酸盐岩、盐、膏岩组成。这套地层是阿曼盆地主要的烃源岩层系。其底部的Abu-Mahara组主要形成在上元古代,沉积厚度最薄的地方约150m,最厚的地方约1400m。该时期在阿曼盆地的Jabal-Akhdar地区和Mirbat地区主要沉积的是陆上的冰川沉积,而在Huqf地区和阿曼南部地区则主要发育浅海沉积(图3)。强烈的冰川作用表明阿曼盆地在晚元古代的时候曾属于南极冰盖的范围之内,并在早寒武纪向南漂移。Abu Mahara组上部是Nafun组,该组从下到上包括胡费Khufai段,沉积厚度较薄,在240-340m之间;Shuram段,最大沉积厚度达1000m以及Buah段,沉积厚度在0-600m之间,平均厚度约340m。Nafun组Buah段与上覆的Ara组不整合接触, Ara组以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为主,盐岩的沉积厚度最大可达1000 m,形成了该盆地的区域性盖层。
⑵ Huqf群之上沉积了中寒武—早志留世的Haima群,是一套厚的裂谷充填的陆源碎屑岩—浅海相的硅质沉积物。由于受海西事件影响,阿曼盆地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抬升和剥蚀,志留系的上部、泥盆系的大部分及石炭系都没有保存下来,泥盆系仅在局部发育陆相的Misfar组。
⑶ Haima群之上是Haushi群,由晚石炭世AlKhlata段冰川碎屑岩和早二叠世盖里夫Gharif段浅海相及河流相碎屑岩组成。其中Gharif段为古生界碎屑岩沉积向晚二叠世碳酸盐岩沉积转变的过渡段。
⑷ 中二叠世Khuff段发育的一套区域性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形成了Gharif段碎屑岩储层上部的区域性盖层沉积。阿曼北部侏罗—白垩系广泛的海侵形成了侏罗系Sahtan组(厚350 m)和白垩系Kahmah组(厚76 m)、Wasia组(厚137~436 m)碳酸盐岩。最晚的海侵发生在Natih段,这一时期处于全球缺氧事件期间,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泥灰岩在内陆局限盆地的聚集。
⑸ 古近系发育的Hadhramaut群(厚428m)碳酸盐岩沉积和Fars群干旱陆上碎屑岩和海相沉积岩,与下伏地层Aruma群之间呈不整合接触。
⑹ 第四系在局部地区有分布,一般厚0~10 m,为浮土或沙土。

图3阿曼盆地前寒武不同地区地层对比图(据Cozzi and Al-Siyabi , 2004)

2 前寒武油气地质特征
前寒武系Huqf群由碎屑岩、碳酸盐岩、膏岩组成,形成了Oman盆地主要的烃源岩层系。底部Abu Mahara组是陆相和冰川沉积的碎屑岩为主,早期间歇的有浅海沉积;中间Nafun组则以边缘海,浅海相的白云岩,碳酸盐沉积为主;顶部寒武纪Ara组以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为主,沉积环境是盆地内的局限海。整个Huqf群自下而上总体是一个浅海到朝上带的沉积环境。
Oman盆地前寒武时期从下至上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储层和盖层(表1)。其中烃源岩主要为海相有机质丰富的灰岩、页岩以及沥青质的白云岩。储集层的岩性为河流-三角洲或河流-冰川碎屑岩和高孔高渗的碳酸盐岩。盖层主要为盐岩、页岩和致密的灰岩。
表1 Oman盆地前寒武Huqf群生储盖特征表(据IHS资料,2010,修改)
地层    岩相(按地层沉积顺序)    颜色    主要沉积环境    含油气系统    时代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老年教育》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007/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039/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生态学生态学
《生态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
母子健康母子健康
并非《上母子健康》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母子健康》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2-5002/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