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任何科学研究原则上都应该准备接受一切科学上的质疑,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值得严肃对待。特别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研究,在时过境迁之后,未必值得深究;而一些被忽视的方向,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大放异彩。因此,科学共同体不可能也没有人愿意拿着放大镜检查每一项研究。在出现实验不可重复等科研诚信方面的争议时,国际科学界首先采取的应对还是纠正事实和删除错误的知识,而是否展开进一步的科研诚信查处则视其重要性、关注度而定,调查的人力物力成本也是其中不得不考量的因素。
拧紧螺钉与较真精神缺一不可
抛开网络媒体的议论纷纷,单说这次通报与饶毅的再举报皆有其历史意义。相关主管部门之所以构建并实行科研诚信联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来讲,最重要的动因在于,不论是科技界还是一般公众,对于中国科技界的研究质量和科研人员特别是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权威的科学诚信状况不甚满意,而这次通报的初衷就是给科技界“拧紧螺钉”。同时,饶毅的再次举报反映了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所具有的较真精神,就算是与他立场不同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从科技界到普通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关注与较真,对于我国新时期迈向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种精神及其背后客观求实的态度,值得提倡和保护。
科技高质量发展与科研诚信建设任重道远,求真精神与实践智慧缺一不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