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第12期
5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3400字
2010年12月
《贵州教工》第12期
6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2300字
2010年12月
《贵州教育科研》第6期
7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1600字
2010年12月
《考场作文》第12期
8
浅谈教师批改作文向学生批改作文转化“四步曲”
3000字
2011年5月
《贵州教工》第5期
9
《基因畅想》教学设计
2500字
2012年5月
《遵义教育》第3期
10
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之材料积累研究
6000字
2012年1月
《贵州教育科研》第1期
11
重视人格塑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3000字
2011年7月
《大观周刊》第14期
12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
2500字
2011年12月
《贵州教工》第12期
13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000字
2012年8月
《贵州教工》第8期
②改变了写作目标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组织学生走进多彩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在积累中生活,在写作中运用,构建能够让学生宽松、自由、自主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思考生活的氛围,使他们从内心里产生写作的激情与需要。
③引导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语言表达个人独特的思想认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态,唤醒学生的“自我存在意识”和“主体意识”,我手写我心,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诚实做人,真诚为文”,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
4、构建了崭新而富有实效的作文材料积累体系,开创了作文教学新局面。
首先,形成了从积累到运用,从材料到片段,从片段到作文的作文教学模式。在每一次的作文教学中,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运用、个性表达等方面,教师的指导各有侧重。其次,重积累,但更重积累的有效性指导和对积累的运用过程的指导。让学生在对生活的观察中,在对经典的阅读里,在自主合作学习和作文批改时,或摘抄、或背诵,从而形成丰富有效的积累,形成了“写作(内在驱动)——阅读(观察)——思考(甑选)——积累(摘抄和记忆)——运用(完成写作)”材料积累体系,丰富和充实了 “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自主写作——互动评改——师生小结——补救升华”六个基本教学流程。
五、推广价值
我校的“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材料积累研究”在全市内范围内产生了辐射示范作用,该研究及成果得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热情肯定。
实践证明,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把握材料积累的方法,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作文教学规律,释放学生的创作潜能,促进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我们的素质作文教学效益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才能保证素质作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作文教改的天地广阔,其奥妙也无穷无尽,我只是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和探索,尽管我校的“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材料积累研究”只是初中语文整体改革实践大地上吐出的一棵新芽,它还非常稚嫩,但毕竟顶着露珠,迎着朝阳,透着生机,传递着希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有信心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扬鞭奋蹄,再续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