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组建班级书库。由于我校大多是农村孩子,家庭文化氛围极其淡薄。对学生来说,读书难,读到好书更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倡议:每名同学买本好书,同时把自己私人藏书也拿来,组建起班级书库,并且安排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严格履行借阅手续。为了达到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拓展知识、拓展写作素材的目的,还在阅读量上有要求:每月保证读两本好书,为了更好地监督,定期召开“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经验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同时也起到互相推荐书目的作用。一些偷懒的学生听到别的同学动情的讲述读书所悟所思,也渐渐加入了读书行列中来。课余时间经常能听到学生们在对某本名著或某篇作品互相交流思想。说实话,一年的时间,有许多孩子读的书要比老师读的多得多。是的,我们心中有一桶水,不能只倒给学生一杯水,而应指给学生一条河!
8、专题手抄报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专题积累”的训练,让学生在积累中有的放矢,杜绝为材料积累而积累的无效学习方式。为此,我相继安排了以环保、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多次专题手抄报活动,全面展示了学生语文素养。
9、课题实施期间,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语文活动和社会活动,如创建文明村组、收集春联、观察秧苗的生长等,激发了学生读“无字书”的快乐,让学生增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增厚学生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些做法为学生的作文创新积累了深入的体验和感悟,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有效地将课堂与学生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
10、教师的学习和读书笔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没有教师有效的学习、积累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就不会是积极和高效的。为此,我订阅了相关的报刊杂志,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不断丰富自身阅历,提高教学素养每年学习笔记平均达30000字以上。
四、实践效果
1、全体学生写作兴趣不断增强,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课题实验所确立的实验班级2012届(1)班和对照班2012届(2)班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①实验班学生写作兴趣明显提升。详见下表:
学生写作感兴趣调查
班级
2012届(1)班
(实验班)
2012届(2)班
(对照班)
实验初
63.19%
62.81%
2010年9月
78.61%
67.59%
增长值
15.42
4.78
2011年1月
90.33%
72.56%
增长值
27.14
9.75
②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成绩明显增长
从八年级上学期实验开始到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统考结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成绩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仅以学期期末统考与初考成绩比照列举如下。详见下表:
第一层次班学生写作成绩
第一层次班
2012届(1)班
(实验班)
2012届(2)班
(对照班)
2009年下半年期末
40.32
40.75
2010年上半年期末
43.69
41.33
2010年下半年期末
46.45
42.48
2011年上半年期末
49.87
43.11
2、促进了学生的材料积累能力和写作运用能力。
①丰富了学生积累,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兴趣和潜能。通过或生活、或课堂、或网络、或报刊杂志的多样化的积累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激情和自信。开展实验后,学生对写作充满了兴趣,他们不再望文生畏,而是心智开放、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作文个性化过程中,每一次作文课上,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节课下来,他们意犹未尽,快乐之情溢于言表,不断地收获着喜悦,在历次征文活动中,学生获县级奖 4人次,市级奖5人次,省级奖6人次,国家级19人次。开展实验以来,学生发表刊物众多,其中省级以上18篇,县级以上4篇。
②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独立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结合素质作文训练教程的要求,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写,不定体裁,不定篇幅,不定内容,不定主题,引导学生把作文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把平时生活中的事、人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感触抒发出来。由此形成了学生个人的日记本和作文集,二者在这里似乎无严格的界限,日记亦作文,作文亦日记,大大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加上教师对学生习作评价采取的多样化的策略,学生心中几乎没有了束缚,他们舒展个性,笔下就如潮水涌出,习作中自然会不断地增强独立性,不再写“抄袭文”、“克隆文”、“拼凑文”。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逐渐具有了独立的精神,拥有自己的见解,能写出有个性风采的、闪烁着个体鲜明主见的美文。
③锤炼了学生作文和学习的坚韧性。“素质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多读书,多动笔,多思考,这读书动笔思考的过程既是积累,也是写作,使作文日有所进,而多写更是走向“素质作文”的必经之路。有了积累的勤奋,还要有写的勤奋,否则就不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实验的进程中,学生们深深地感悟到了这一点,在先进学生的榜样作用下,在自身努力进取的激励下,同学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3、丰富了教师的作文教学指导策略。
①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作文教学指导策略,并以之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把培养优良素质作为终极目标,使其最终形成以“自由个性,任意挥洒”为核心的写作风格和健全人格。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别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在作文评价上,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自批互批,面批,重批相结合,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自我批评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个性发挥。开展实验以来,初步写出多篇研究论文,推出典型课例,形成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雏形。现将实验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列表如下:
序号
论文题目
字数
完成时间
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期号
1
如何让描写更精彩
1800字
2010年10月
《考场作文》第10期
2
怎样写好半命题作文
2100字
2010年11月
《考场作文》第11期
3
考场作文标题创新五法
1800字
2010年11月
《满分作文》第11期
4
引导中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2600字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