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建议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产学研平台,为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搭起一座桥梁。
4 如何进行卓越工程培养的师资队伍建筑
建设一支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是“ 卓越计划 ”成功的保证 。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
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而言,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其首当冲不可缺少的,
实践能力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非常重要,笔者曾做过调查,造价专业的青年教师,大多数科班出身,没有过实践经历,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在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题目,或选好题目后,自己对题目如何完成,心理没底,或是他的解决方法完全不符合实践,试问一个自己都不会或不太会的问题,你能教会别人如何做吗?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对象是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而工程项目没有那两个完全相同,每一个工程都是新任务,都有其独特的问题,所以,要创造性的解决工程中造价管理问题,就必须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是我们目前关注比较少的。
我校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给工程造价专业特殊的政策激励教师的成长。
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要求教师要成为“双师型”,即既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又有“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工程造价的专业教师全部考取了“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
学校鼓励满足要求的教师成为山西省、太原市的评标专家,并给以奖励。支持造价专业教师在完成校内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参与社会各种项目。
学校要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老师全过程参与校内基建项目的建设,并按工作内容记入考核,进行奖励。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思考、寻找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方能培养出“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健,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7-30;
[2] 马进军,对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科技创业,2012(11),116-117;
[3] 王贵成、张明雷,“ 卓越工程师教育” 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10(3),91—93
[4] 吴瑾、王宜怀,“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高等教育管理,2013(4),36-39;
[5] 董华青等 地方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3),93-98
[6] 林健.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17-23;
[7] 严铃 尹贻林,应用性本科专业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