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要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并主动学习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体会勤狮子的刻苦与努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滚”、“扑”、“撕”、“咬”四个字的字卡及图片、小树,懒狮子的头饰,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教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好,上课之前,我们就来做一个“说相反”的游戏,我说“大”,你说小。好,开始了。
(师生做游戏,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语速,最后一组懒——勤 )
点评:通过课前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距离,而且通过反义词勤与懒,为学习课文,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作了铺垫。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好,睁大眼睛瞧一瞧,谁啊? (点击课件)仔细看老师板书(板书:狮子)
2、教学“狮”
教师:狮子的“狮”我们以前没学过,我们可以怎么记住它?(老师的师加上反犬旁)说的不错,这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反犬旁表示它指的是兽类,右半部分是它的声旁。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只小狮子。继续看老师板书。(在“狮子”前面加上“两只小”三个字) 齐读课题。
点评:儿童喜欢和小动物交往,愿意做他们的朋友,所以以狮子的图片切入话题,简洁自然,激发兴趣。教师顺势利导教学“狮”的读音和字形,可谓衔接紧密,学中有趣。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写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句子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20页,自己读读课文吧,注意听清读书的要求:(一)、把句子读准确。(二)、注意读书的姿势。记住了吗?好,开始自己读吧。
(读后简单评议)
2、摘苹果,猜口型,认词语
教师:课文读完了请你做端正,刚才大家读书真认真,那么生字都记住了吗?瞧,苹果树上结了许多苹果,你能读对苹果上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的读,自己试着读读,点名读,老师指着屏幕学生读)
教师:最后两个词,你再来读读,(慢吞吞,懒洋洋)大家齐读。你看,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教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老师真高兴,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规则是:老师只张嘴不出声的读,大家猜猜是哪个我说的是哪个词语。
教师:大家真聪明,都猜对了,送给大家这些苹果 ,我们一起把它摘下来,读。
点评:识字这一部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不断复现,巩固识字。
3、认生字,说识字方法
教师:离开了朋友的字宝宝你也能认识吗?谁来读读?
(点名读)
教师:字音你记住了,但你有好办法记住它的样子吗?谁来说一个?(点名说)
教师:老师来说一个,我出谜语你猜:一口吃掉天,哪个字?吞,真聪明。
教师:我们的识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余的生字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
点评: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等方法。再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自己以为最好的方法记忆字形,有利于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
4、齐读生字。
教师:好,记住这些字了吗?一起读。
5、“习”的字理教学。
教师:还有一个生字想单独和大家见个面(课件出示古体字“习”)大家猜一猜他是这篇课文的哪个生字呢?(学生猜)到底是不是呢,这个字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想不想听?好,坐端正,认真听。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并讲故事:从前,有只鸟,你瞧,它长着漂亮的羽毛,可是他不会飞翔,它多渴望飞上蓝天啊,于是每天太阳刚初升,她不停的使劲的鼓动自己的羽毛,开始学习飞行。终于有一天,他成功了。古人被他刻苦练习的精神感动,于是就根据她练习的场景造了这个字,(指着图片)这是初升的太阳,这是鸟不停煽动着的羽毛。后来,为了书写的方便,这个子就慢慢的演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是谁呀?对,习。可以组词练习。
点评: “汉字溯源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习”的字理教学,学生能理解字义,培养学生探究中国汉字奥秘的兴趣。“习”造字本义是日出之时鸟振羽扑翅,将要离巢而去。因为屡次鼓翅,故有反复练习的意思。这一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但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为落实情感目标奠定了基础。
6、写生字“练”“习”。
教师:这两个字还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一个字,请你观察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指名说,引导观察“练”的右半部分第三笔是横折钩,不是“东”。“习”字横折钩的横要短,折笔不能太向左斜。)
教师:请大家拿起右手,跟着我写。(师范写生字)
教师:大家赶快翻到121页,看到课后田字格里的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开始吧。注意书写的姿势。
点评:指导写字是建立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字前让学生观察很重要,通过他们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自我归纳,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有重点的指导怎么写,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体现是师生的合作。
三、取名字,找理由,深入学习课文
(一)、过渡语:恩,你们的字写的很棒,老师为你高兴,我们的好朋友两只小狮子也为你高兴,可是狮子妈妈却很烦恼!因为这两只狮子还没取名呢,你愿意根据文中他们的特点,帮狮子妈妈想想吗?
(学生交流汇报名字,并简单说说理由。勤勤、懒懒、勤狮子,懒狮子等名字都可以)
教师:我们暂且叫他们为勤勤、懒懒吧,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点评:通过取名字这一环节,引导孩子把握故事人物——两只小狮子的主要特点,拉近孩子们和文本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