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设计行业是以创造未来,造福人类,创造新的“人类棗自然棗社会”,创造新的人类文明为己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领域不断拓宽,电子计算机、现代高科技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设计领域正在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因此,我国沿用以纯理论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学模式已不能再适应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必须加快视觉传达教学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合并,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自身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的高校视觉传达方向正面临着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市场上的广告竞争将达到白热化的地步。然而,如何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设计人才,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设计人才分为技能型和智能型两种不同层面:技能型设计人才是以其熟练的表现技能为特征的,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培养的大多是这一类型的设计师;智能型设计人才是以其非凡的创意思维为特征的,这类设计人才是真正决定企业命运,参与决策的智囊与核心人物。技能和知识都可以通过传授来培养,而创意思维则只能通过发掘和引导来培植。要培养出众多的智能型设计人才并非易事。因此,加速对视觉传达方向教学规律的探索,竭力帮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扩增其知识整合的创新性,也是当前设计教育面临改革的新课题。
在引导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内在的心智潜能:如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奇心,发现不足并敏于质疑的不满感,不仅想得到而且能做出来的成就欲,艺不惊人誓不休的执着性;充分展现其发散思维的空间想象力,如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创力,想象丰富思维敏捷的流畅力,创新思路灵活多样的变通力,提纲挈领把握本质的洞察力等。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将直觉、经验和对策整合为一体,建构起一个各科知识交流、多元智能互动的网络系统。如果能进一步对学生的资质和个性有更深的了解观察,就能针对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其个性化创造潜能的张扬。
为此,教师应精心准备教案,科学设计学习的全过程,布置一套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综合作业,将现实问题的解决引入课堂,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让学生积累一整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有效而有序地培养广告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选题答辩、设计定位、方案筛选等活动,使学生内在的一些被忽略的智能得到发挥,未发展或关闭的智能得以激活,已发展的智能得以完善。帮助学生逐渐拓宽设计视野,牢固掌握学习的经验。同时,还应探索科学的评分依据,仔细辨别各种创意方案的创新价值,爱护学生寻求独创的积极性。
从以上的分析和实证结果可见,高校视觉传达方向教育应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主,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上勇于创新。对于教师而言,努力营造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内心隐藏的智慧之光,激发并分享学生创造潜能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是一名教师恪守职责的终身实践与不懈追求。每一位设计教育工作者惟有竭心尽力,辛勤耕耘,广纳百川,才能担起育才重任,无愧于历史评说。视觉传达是一门整合的艺术,更是一门创新的艺术。惟其在实践中整合才能发展,惟其创新才会突破。
参考文献:1 陈龙安 著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版
2 [美] 舒尔兹 田纳本 劳特朋 著 吴怡国 等译《整合营销传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3 陈望衡 主编 《艺术设计美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版
4、[美] 彼得 圣吉 著 郭进隆 译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7月版
5 [美] 詹姆斯 亚当斯 著 《思维革新——创造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6 [美] 乔尔 埃文斯 巴里 伯曼 著《市场营销教程》华夏出版社 2001年 9月版
7 [美] 乔治 E 贝尔齐 麦克尔 A贝尔齐 著 《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展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