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中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普通高中生有所不同,要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就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其次是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民主管理
由于中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普通高中生有所不同,如果按普通学生那样去要求他们,肯定会使班级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要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就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有时候得像对待小学生那样手把手的教。绝不觉得学生长大了而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在管理与教育上我利用课余时间注重了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劳动教育,团队精神的教育。教育他们学会感恩,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帮助他们在“养成教育”方面进行“补课”。下面我谈一下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做法或体会:
一、走近学生 关爱学生
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1]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学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聆听他们的心声。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2]
(一)亲情教育,体现关爱
班级内孟某同学从初一就开始抽烟,由于吸烟的时间比较长,一两次的说教起不了多大作用,我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多次说服,和家长一起做工作。并且召开了《我最想对爸妈说的一句话》的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针对吸烟的种种害处从父母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次班会强化了亲情教育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会后孟超同学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也想戒烟,可是只要是布兜里有钱,就先想着买烟,所以我想把生活费存在您这里,我每天只支取吃饭的钱,这样我就不会买烟了,我积极的加入了这次戒烟行动中,两个星期后我这个临时银行就取消了,可见关爱、支持、鼓励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催化剂!
(二)成长教育,体现关爱
利用学生的生日开展成长教育,我把班内所有同学的生日做好记录按日期排好序,生日日期相同或者相近的同学就一起祝贺,由全体同学为他们唱生日歌,送生日祝福,而过生日的同学要发表生日感言(例如:我一般引导他们:长大一岁,意味着自己成熟了该如何去感恩父母,善待自己等方面谈谈感想,并和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过生日的感受);这样既避免了学生间的攀比现象,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三)理想教育,体现关爱
人需要在时间上看得长远些,也需要在空间上想的宽阔些,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有时心理失衡,跟思想狭隘有关,引导同学们经常展望一下自己的明天,召开了《三十五年后的我》和《站在月球上想到的》等主题班会,[3]班会前我要求每个同学想象一下自己三十五年后是什么样子,并形成文章,班会时宣读自己的文章,看谁的想象力丰富、生动、形象,又符合逻辑。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投入了真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同学们。每位同学写这篇文章时都带着笑,带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我体会到,当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的未来时,许多狭隘的,无原则的争论都自消自灭了。每当讨论完这些问题,再问大家,日常生活学习中为了一点小事闹不团结,此刻有何感想时,个别喜欢斤斤计较的同学不好意思的笑了,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到了为那些小事伤害了同学感情,弄糟了自己的情绪,真是不值得。尽管回到现实中,他有可能会变得唯利是图,但有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超脱,有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脑细胞的兴奋,毕竟会为未来更长时间的超脱和远大理想的牢固树立奠定一点思想基础!
最让我感动的是2009年的10月18号这一天,走进教室,黑板上写着“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几个耀眼的大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讲台下同学们自觉的坐成一圈,教室中间一个大大的蛋糕映入我的眼帘,这时班长走上了讲台,说:“老师,您把今天的日期写下,这是我们数控08.7的生日,您和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后来我才明白学生们为了感谢班主任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而且获了奖,班干部自发的组织了今天的活动,我真的很感动,自己也许这时候才真正的走近了学生,我始终坚信“爱能让石头发光”![4]每一个班集体如果都是一个家,一个温馨的家,一个有爱的家,一个和谐的家,作为家的成员谁还会不去维护这个家呢?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心、用心,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但分工更细,工作更具体。班主任只是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领导者,班长是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人,是学生自主管理的推行者。团支书、副班长协助班长工作并各有分工。其它班委干部和团支部委员分工协作,围绕班主任提出的工作目标,在班长的统一安排下各司其职。做到班级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这是我们的理想。我做了相当的安排,因为我们的学生大都没有当干部的经验。所以得教会他们“民主管理,自主管理”。[5]
(一)制定班规,使班级有章可循
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并通过的《班规》是班级的“宪法”,所有同学都应该理解和支持班规的执行。班主任从理论上论证《班规》的合理性,从舆论上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现代的教育观主张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干部在尝试中工作,容许他们犯错误。[6]我们信任学生,还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生活委员董相花的带领下,将班级内的矿泉水瓶、废纸等自觉的收集然后统一售出,将所得费用充实进班费,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充实了班费何乐而不为呢?再如:在班长张祖耀同学的带领下、各小组长积极参与下组织的数控087手工艺品展,也是非常不错,女同学的十字绣、男同学的小制作等等,并用班费对优秀作品进行了奖励。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教师的负担得以减轻。我也深深体会到,创建良好的班风、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进而激发其学习的潜力。
《班规》的作用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缺乏自制力,并且正处于叛逆期,所以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规守纪,往往会适得其反。围绕着《班规》的落实情况我努力做到: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而不是一看到学生给班里扣了分接着就变脸。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此外在班级常规管理中,二次犯错的同学我采用“写说明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错误纠正,我曾让学生写过检讨书,我看到的检讨书往往千篇一律,“我犯了一个错误……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麸皮潦草,不能触及内心深处,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于是提出写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在说明书中基本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3张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两种思想在争论,第一张图片 ,两种思想怎么争论,第二张犯错过程中两种思想怎样斗争,第三张图片,犯错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譬如自习课说话、课上玩手机等等,一般要求写500字的说明书(班会上大家举手表决同意的),针对写说明书,我们还专门召开了《我与说明书》的主题班会,写说明书一定要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要注意的是,再好的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失去效力甚至产生副作用,这时班主任耐心细致的分析就尤为重要了,实行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和学生谈起说明书来,学生说以前犯错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觉得自己不应该,我想也许这就是说明书和检讨书的不同之处吧。[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