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评制度,即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意见能够通过评价制度反馈给教师,能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好的规划教学工作。教师定期评价学生的表现,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评价了解自身优缺点,及时调整。
为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和教学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学院建立了学生信息员制度,通过信息员广泛收集整理全院师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三)教学质量保障的督导系统。教学督导系统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约束机制,由学院和系部两级教学督导委员会,以及各系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构成。学院和教学系部的教学督导委员会都是由独立于教学行政管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的人员构成,各专业委员会由专业负责人和各专业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对学院各教学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受学院委托进行各类评审工作、推荐先进经验与先进典型、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反馈、跟进、指导等。
(四)教学质量保障的反馈系统。这一系统的任务是将学院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这一工作由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处、教学系部负责。在具体工作中,依据反馈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注意信息公开的范围,以保护相关教学参与者的积极性;对已反馈下去的信息做好及时的跟踪落实;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对其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跟踪并给出指导性的策略与建议或请相关专家予以协助解决,帮助相关人员不断改进教学,从而真正实现人性化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五)教学质量保障的支持系统。这一系统主要由学院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院办公室、团委、工会等党群组织构成,其任务是广泛开展教学质量宣传,通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质量文化活动,营造人人关
心教学工作、个个重视教学质量、全员参与教学质量建设与管理的良好教学质量文化氛围,创造出共同的教学质量价值观念,激励每个教职工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而共同努力。
(六)教学质量保障的外部监控系统。防灾科技学院充分利用行业内研究所、地震台站和工程单位富集的优势,在新专业开发、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广泛深入开展院所台企合作,在接受主管部门监督指导的同时,主动引入行业内相关单位、独立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行业调研、校内评估、跟踪评价等方面的外部质量监控,积极吸纳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才对学院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得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主要经验
防灾科技学院时刻牢记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将凸显特色和强化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在升本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学院始终狠抓教学工作,想方设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培育防灾减灾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中各活动环节质量的综合反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培育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顺利运转必不可少的支持条件。所谓质量文化,“是组织和社会在长期的运作经营中自然形成的涉及质量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水平、行为准则、法律观念以及风俗习惯和传统管理等‘软件’的总和。”为培育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氛围,防灾科技学院以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为核心,通过目标认同、制度约束、活动引导等措施,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意识渗透与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
首先,目标认同是前提。教学质量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防灾科技学院通过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专题研讨、本科教学的专家报告讲座、关于本科教学的教师培训、有关标语、口号等质量思想和质量文化的宣传活动等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质量价值体系,包括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质量价值观、质量目标、教风学风、道德风貌等在此基础上,明确防灾减灾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及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形成了学院师生员工在教学质量目标认同的基础上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质量愿景。其次,制度约束是核心。防灾科技学院围绕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相关的管理要求,重新修订了相关的教学质量管理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逐步养成师生员工规范化教学、学习和管理的习惯。再次,活动引导是手段。防灾科技学院定期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化的教学质量活动,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教学质量论坛、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教学质量始终成为师生员工关注的中心,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或诊断教学运行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思路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二)建立以系部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保障体系的成功运行需要有效的质量管理来实现,质量管理模式是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基础。“质量管理应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应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实施领导和推动,同时要求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和承担义务。”防灾科技学院基本上按照学科大类划分系部,而且采用二级管理、系部为主的内部管理体制。
为此,防灾科技学院在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完善了学院监控、系部为中心、教职工全员参与的二级质量管理模式。
这一质量管理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进行操作:一是学院层次。学院层次在内部质量管理中起主导作用。院领导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教学工作委员会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指导机构;教务处是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 决策和指导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整体的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标准及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对教学运行主要质量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和监控,以及协调或解决某些普遍性的质量管理问题,同时对系部必备的教学运行条件 提供服务和保障。二是系部层次。系部在教学质量管理中起主体作用。其主要职责是将学校宏观教学质量标准规范要求的细化和具体化,结合系部自身学科专业和师生条件资源情况下的具体细化,以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点和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质量标准;具体职责是制定各专业的质量方针、主持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组织课程实施对教学运行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开展教学质量研究和教学质量检测、总结质量管理经验、指导教研室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