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基本目标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的是防止教学质量失范,减少教学质量波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 独立学院在教育投入、教学基础设施、生源和师资水平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点,这些变化中最本质的是学生的变化。首先,学生群体变化。生源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适应现行专业性(尤其工科专业)高等教育的要求。其次,多元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多样化的物质表现形式无不冲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目标。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兴趣,缺乏自信心,缺失源动力。第三,学习模式变化。部分学生对大学“引导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学习习惯差、自学能力低。最后,学习环境变化。部分学生要求享受的愿望迫切,学习时间不能保证。
上述情况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问题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本科高校的一般模式予以解决。要解决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问题,必须明晰独立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生源素质等因素,构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也必须符合这一客观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不片面追求不切合实际的指标,实事求是地按照具体实际和发展需求,进行制度设计与创新,建成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监控体系。 借鉴先进理念,实现规范管理 独立学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大胆吸纳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尝试采用国际通行管理标准与方法,如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引入ISO9000也是可行的。首先,ISO9000自身具有普适性。其次,ISO9000的核心思想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宗旨是相吻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在于保证和改进为培养学生所提供的教学服务,学生是教学服务的消费者。最后,由于受生存环境的影响,独立学院也比较容易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可以降低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阻力。但是需要强调的是,ISO9000起源于企业管理,针对的是物质生产,而学校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对象是人,其活动过程多具柔性,人的塑造是很难量化的,而且教师的教学也是个性化的。必须充分考虑独立学院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与独立学院特有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相融合。 加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措施 教育质量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构建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全面规划和认真落实的根本性工作。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设计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既包括教学过程监控、也包括教学效果反馈控制的完整闭环系统,包括输入、过程、输出三大部分,通过适时、准确、全面搜集各种数据和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判断,再针对情况及时做出反应,发出相关指令,及时纠正偏颇,调整相关部署。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完善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由信息收集、质量分析和反馈调节三大系统构成。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教学过程控制,监控重点应放在教学过程上,相应的信息收集的重点应抓住收集的信息内容与畅通信息收集的渠道,并以此为核心。
建立质量分析评价系统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独立学院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不同于母体高校要求的评估体系,评估指标的内容要全面,针对办学指导思想、教风、学风、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实验实践课等分别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增强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为被监控对象提供准确完整的反馈信息,在经过评价之后,都应将其反馈给相应的管理部门,并督促其改进,这一过程都要依靠信息反馈系统来完成。因此,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所在。
2.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系统的运行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运行就是要通过了解教学工作,掌握工作动态,适时搜集各类数据、信息;在对信息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检测培养目标的适应度;通过各种监控措施,全面掌握教师以及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将分析结果反馈到各个部门,分解细化问题,找到问题源头,实现有效反馈;通过分析和反馈,及时做出修正,引入有效的纠错机制,从而使整个运行体系始终处于持续改进的状态。
以质量为核心,抓好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监控。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课堂教学的全程监控流程包括:教学前准备情况监控、教学过程中多方位监控、强调教学督导组的作用。
加强对教学结果的监控。教学完成后的监控有两个重点,重点之一在于完善考试制度。加强对考试的改革与管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促进教学工作,形成健康向上的学风具有积极作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合格的人才,毕业生质量调查将是整个监控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以此可反映用人单位、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这是教学结果监控的重点之二。监控的基本措施是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而发展,随着教学制度的完善而完善。独立学院必须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等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周期化的运行和长效管理,教学监控必须与保障、改进等密切结合、相得益彰,通过加强保障与监控,促进过程优化,持续改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的途径 (1)文件系统建设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前,必须准确把握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提出办学的质量方针,形成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进一步细化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要求,将其分解为具体的质量标准,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几大重要环节,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监督等环节的组织、管理等,要做出详细的质量规定,并以文件的形式规定教学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内容、活动的目标、开展的程序。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平时应注重教学资料的积累,可抓住开学、期中、期末三个关键时期定期收集各教学环节相对应的文件资料,同时,对实际运行中与计划有出入的文件材料,应及时检查更正,使之与实际教学相符合。
(2)组织架构建设
独立学院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下,应建立学院、各系(部)二级监控组织架构,有效合作、配合,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