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让生“动”起来 ——谈实验式教法在《生活与哲学》中的应用
让生“动”起来 ——谈实验式教法在《生活与哲学》中的应用
来源:互联网 sk015 | 张美冬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实验式教法  应用  模式  建议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及安全等各方面的考虑,学生往往很少有真正实践的机会,这给哲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以上实例中小实验的设置,作为学生学习哲学内容的场景,学生兴趣浓厚,团结协作,专心致志,在动手的同时,深刻理解了较为抽象和枯燥的哲学内容,为高效完成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前提。

  作为教师,在实验的选用和材料的准备上,要下足功夫。所用的材料最好是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在课堂上让学生也是较容易操作的。而且,所做的实验要能够很好的为哲学学习作铺垫。必竟,做实验本身不是本意。当然,随着经常性实验,有时材料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去准备,这样更为有效。比如,在学习《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课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通过学生分别演示物理、化学、生物及认识四种性质的变化,得出相应的哲学道理,课堂效果显著。

  (二) 置问

  置问,尤其是学生学会置问是实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先采用以教师置问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同时,要求教师的置问难度适宜,有针对性,环环相扣,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如实例中,教师的问题分别是:“同学们做的房子及过程,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讨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出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拿起其中一幢做的比较好的房子模型,请同学们总结房子(整体)与材料(部分)地位、作用和功能上的区别。” “从实验过程看出,各组做出来的“房子”效果不一,跟他们对各部分(报纸、胶带)的运用不同相关,但房子与材料有什么联系呢?”等等。通过实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把抽象问题具体化,问题迎刃而解,学好哲学的同时,深刻理解生活之中处处有哲学的人生道理。

  (三) 竞争

  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活力,使其主动探索。实验前,教师要求学生以尽量快的速度完成,实验结束时将对最快的小组进行奖励。引入竞争机制,学生会更主动地探索更好、更高效

  的方法。

  (四) 引导

  多边互动也是实验式教学的一种方法。实验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根据他们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师生有机互动,这是课堂教学很难做到的。小组实验是生生互动的良好形式。在一个小组中,不同学生将逐渐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对实验有深入了解的同学不只是自己正确就能完成,他/ 她还需要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前进。这种生生间互动像原子连锁反应,迅速且威力大,如果单凭教师一己之力很难达到如此效果。

  (五) 反馈和及时评价

  其目的是通过总结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在学生实验完成后,我们还设计了反馈与评价环节。具体操作为:教师根据指导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请三个有代表性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讲述本组实验过程和体会。教师鼓励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发扬教学民主并给出及时评价。最后教师针对实验情况,做出画龙点睛式的评讲。

  四、实验式教法的建议

  (一) 经历过的阶段

  实验式教法的实施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实验的内容和材料的准备主要由老师完成,因为这时学生还没领会老师做实验的意图,对哲学课做实验感觉很新鲜,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过程,符合学习哲学的认知规律。但随着这一教法的逐渐深入,学生已经知道老师的教学规律,这种情况下,就为学生自己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打下了基础。其次,学生分组自我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验,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达到所设计的实验与要学习的内容相符合。这一层次完成的很好,也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理解学习内容,但也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那就是,所设计的实验可能不能完全符合教学内容,不过也没有关系,可以由其他同学做出别的补充。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实施,学生更为深刻理解教材知识,活学活用,而老师也逐渐地从刚开始的繁琐的实验准备中解脱出来,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顺利实现高效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阶段过程的衔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个阶段的实施作为铺埑。

  (二) 置问的科学性

  置问是实验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一个实验情境中,何时置问(即完成前置问还是完成后置问,还是进行到一半时置问)?如何置问?如何达到在所设置的场景中,教师将教材知识不露声色地融入实践活动中?这是教师在这一教法中要不断思考和推敲的关键。因此,在实施中,教师要反复模拟,以达到恰到好处。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 实践过程中指导的技巧

  实践过程中多边互动是教师引导的有效方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小组、不同学生的指导做出灵活调整,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本次实验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往往能使受者恍然大悟,从而受益匪浅。

  (四) 实践结束后评价的技巧

  实践结束后,应及时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本实践中采用的评价技巧有:

  第一,利用学生自己的实例进行评价。实验后请一些典型小组来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成果,他们中有好有坏。大家通过对比他们方法,结合自身实践,孰优孰劣自然分明。在一次实践中,还出现了台上的同学刚讲完,台下就有主动要求介绍自己方法的,他们还对各自的方法进行了积极讨论,可见此次实践已在同学中引起共鸣,并对他们有所启发。

  第二,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简短评价。这个结束时的评价中总结了大家实践成果,言简意赅。总结的同时又不局限于本实践围绕的知识点,还要针对学生们自觉运用的各种方法进行跨越知识点的评价。通过本文中的趣味实验,同学们在期末考核中解决问题方面能力确有提高,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能正确运用的超过20 % ,能自觉运用的也有40 % ,对比以前的教学方式,情况有所好转。

  实践证明,实验式教法在哲学教学中切实、可行、有效。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1“实验式”教学法势在必行[J ]1 云南高教研究,1987 ,(3)

  [2 ]李进才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 ]1 湖北教育科学,1998 , (7、8)

  [3 ]陈国盛1 论实验式教学[J ]1 课程教材教法,1993 , (3)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师道《师道》
《师道》杂志,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299/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课程平台、创新...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半年刊)创刊于1988年,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 出版地:上海市,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郭沫若研究《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研究》(年刊)省级期刊,由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主办,此刊被知网收录,只要栏目有:文学研究、史学研究、佚文、书信、资料。 《郭沫若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民航学报《民航学报》
《民航学报》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526/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航空制造、...
建筑钢结构进展《建筑钢结构进展》
《建筑钢结构进展》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893/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制造...
上海蔬菜《上海蔬菜》
《上海蔬菜》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588/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栽培技术、...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