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设计问题情景以引趣。高度重视每节新课的引入,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并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喜欢物理的良好愿望.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起奠基作用。很多时候,物理知识往往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来引入的。
⑵、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应紧密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越是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越是与学生的经验相矛盾的探究活动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如:在探究影响声音的音调高低的因素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敲打(弹拨)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来研究,通过实际演奏手中的乐器发出声音来探究。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 ……再如: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从蜗牛的爬行到小狗等到动物的奔跑〔趣味实验〕、从玩具车的行使到飞机、火车的飞驰〔趣味测量〕、从地球的运动到日月星辰的天体变化〔趣味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花镜的妙用、水滴之谜、玻璃杯上的学问)等等。通过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⑶、精选多样题型练习以修趣。习题的形式可多样,有笔算,有口述等。多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获得心理平衡。教师订正时以正面鼓励为主,使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的题目,要浅显易做,可让这些学生口答,也可以让他们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是生活性的实际应用题,有一定难度的,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物理,增强应用物理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是发展题,难度较大的,要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让他们觉得有优越感,更乐于挑战难题。因此,设计习题要考虑到各种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各种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面对上述诸多原因,作为一名教师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想到一些好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
1、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善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相信自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展示,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2、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让他们体会到他们的价值,自己能做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必要时教师给予引导。
3、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偏心,更不能偏爱,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认为老师就是一架天平,他们在老师心中都有一份质量。
4、在教学中应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的要求,让他们努力后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有了自己的收获,这样他们更加有信心,对物理产生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5、教师在教学之中应尽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自制教具,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来帮助我们的物理教学。
总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碰撞中,我们能够发现并思考这些问题,这是好事。只要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深入到问题中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我们在重视学生学习中的这种现状的同时,还要立足物理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走出物理学习的困境,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教学改革与发展全书》主编:周宏 高长梅 中国物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