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本文对初高中衔接教育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做了阐明和分析;并通过描述初高中衔接教育中的三堂英语起始教育课,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最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找到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地方法,走出教学困境。
关键词:学习动机,教学困境,解决方法
一.学校背景 A校是一间男女同校的省级重点中学,在教学工作方面学校通常会有以下一些做法.首先是学生的分班:1. 高一正式入学之前有为期两周的初高中衔接教育,之后学生会参加本校组织的入学考试。然后学校根据学生初中升高中的中考成绩和入学考试成绩进行第一次分班,每个班人数和性别比例基本保持一致,设有重点班和普通班;2.在高一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入学成绩、高一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再次进行分班,在设重点班和普通班同时根据学生的志愿进行文理科分班。一般来说理科班男生多,文科班女生多。
其次是教师的分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工作由学校统一安排。通常的做法是有经验、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管理重点班级,新教师或管理能力较弱的担任普通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多数都是同时担任重点班和普通班的教学工作。
因为分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进入理想大学就学,所以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重视每次的考试成绩。
二.班级背景 A校招收的学生,在初中时都是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在市区内招收的多为原班级内的中等生,在农村里招收的多为原班级内的优等生,但是学生中考成绩差异不明显)。在第一次分班前的衔接教育中,学校通常按地区划分班级。如:笔者所教的甲乙两班的学生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这些背景就导致了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产生教学上的障碍。
1.从接受教育的背景分析。甲班学生在城市初中接受教育,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先进和多样化,学生的英语口语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乙班学生在农村接受教育,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口语表达能力较弱。教师的往往用这样的话语来激励学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家长更关注孩子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学生群体的不同心态。甲班的学生多数是来自原来城市初中的中等生。与优等生相比,中等生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后,期望得到肯定的心态更急切。大部分“中等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乙班的学生多数是来自原农村初中的尖子生。但他们往往缺少宣泄的机会和环境,不敢对老师、父母讲,对同伴也倾诉有限。如:怕回答出错,不敢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等,同时又害怕在新的环境中失去了竞争优势。
3.教师对甲乙两班的刻版印象。有一些教师会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有负面的刻板印象,如:认为从农村来的学生往往是内向的,不积极配合老师,死读书等等。
三.教学任务,教学实践及反思 笔者在A校担任甲乙两个班(每班约50---55人)为期两周(共10节课,每节课45分钟)的初中升高中的英语衔接教育(等同于香港中四---到中六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学会独立学习,掌握英语学习的策略。衔接教育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1.强调英语考试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2.从听、说、读、写四方面介绍英语学习策略;3.明确在英语学习中听课、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的各种要求;4.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
1.第一堂课六个讨论话题和一个家庭作业1.1话题及反思笔者希望通过对话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同时也通过讨论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绪态度。并且对英语学习策略做了简单的介绍,通过游戏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话题一:你心目中的英语是什么颜色的?你想把她比喻成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话题二:你为什么想学英语?为什么不想? 话题三:你觉得英语好玩还是无趣为什么?在这个话题中我展现了英语的不同面(英语猜谜,英语歌曲,英语原版影片等)。话题四:你们是如何学英语的?为什么觉得学不好?为什么觉得学的挺轻松的?笔者在这个话题中针对学生提出的困惑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并适时的鼓励他们的分享。话题五:你们决定为何英语这么重要?在这个话题中我还为学生展现了学习英语的其它用处:通过原版的英语书籍、电影等了解更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也了解其它国家的青少年的想法等,鼓励他们可以用e-mail的方式可以和他们联系。话题六:你觉得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在这个话题中我引导学生从自身和周围环境思考,同时说明听课、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的要求。
甲班的大部分同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其中有几个同学带动了课堂师生的互动气氛,并且课后和老师有交流互动。但是也有几个同学表现出焦虑,他们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浪费时间,并且所教内容与考试无关。他们选择不参与话题的讨论,自学课文内容。乙班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一开始有一两个学生跟老师进行互动,但是最终未能带动气氛。大多数同学对这种教学方式和内容不知所措,表现出极大的焦虑,他们不知道如何反应,所以也选择不参与话题的讨论,自学课文内容。 课后有同学建议教师直接分析语法和讲解习题,认为这样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
1.2家庭作业及反思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运用一些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作业内容为:从unit 1 的40个英语单词中选择你喜欢的单词进行记忆,在第二堂课开始的时候自愿与其他同学分享你喜欢的单词,并告诉同学你喜欢的原因和记单词的策略,同时说明在单词记忆中遇到的困难。最后把你们喜欢的单词默写在纸上。
两个班学生对生词的记忆效果都很好,但对呈现喜欢的词汇时反应很不一样。甲班一些同学用了笔者教的一些词汇记忆策略(如:编故事,转化为图像,从音律上记忆等),也有同学自创了一些记忆方法,并且很乐意和同学分享他们的体验。但有些同学仍然采取传统的记忆方法,只是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完成,并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问题,不过对同伴在课堂上的分享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乙班的大多数同学表达他们对单词并没有特别的偏好,只要求记住,能听写默写出就行了。很少有同学采用第一堂课所讲的一些新的学习记忆策略,他们害怕“轻松”地学习英语对成绩的提高没有帮助。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