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讨论、反思的学习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通过选取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设计团体活动,让团体成员围绕共同话题,在彼此接纳,平等安全的环境氛围中,通过团体成员充分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启发,来了解、分析、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从而改善自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可以说讨论与反思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关键环节,也是团体成员实现转变的核心所在。充分的讨论与反思可以让团体成员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多种价值观、人生观冲击中集思广益,加深问题认识,修正与改变模糊或错误观点,实现自我与团体发展。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主发展意识强烈,思想逐步趋于成熟,能广泛接收各种信息,并能较理性进行思考与反省,因此,团体心理辅导式的讨论与反思非常切合高职学生特点,能有效移植于高职班级建设活动之中,提高班级建设成效。
三、优化团体心理辅导式高职班级建设活动的举措
(一)加强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能培训
团体心理辅导是由完善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支撑的心理咨询,有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它要求团体领导者必须掌握其理论技术体系及操作程序,才能开展具体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而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高职班级建设活动,尽管不及正规团体心理辅导的规范与严格,但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即辅导员(班主任)仍需要具备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知识,才能顺利完成诸如此类的班级建设活动,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因此,借鉴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与方法开展的高职班级建设,就必须重视辅导员(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培训,使其领悟团体心理辅导内涵,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掌握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并加强实践演练,让团体心理辅导的精华真正融入高职班级建设活动,促进班级建设的发展。
(二)重视班级团体活动的方案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真正触动团体成员内心情感,引发团体成员心底共鸣的活动情境,才能引起团体成员更深刻地思考,也才能更持久的影响团体成员心灵的成长。因此,借鉴于团体心理辅导的高职班级活动设计不能简单复制其他层次与类别班级成熟的班级活动方案,而必须以班级建设目标为出发点,以班级成员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发展需求为基本依据,针对班级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选取班级成员共同关注的题材,创造性的设计班级活动方案,以触动班级成员真情实感,让其从活动中学习与感悟班级活动的教育内涵,满足班级成员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团体辅导与个别教育的结合
借鉴于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操作模式的班级团体活动,其活动目标的达成需要建构高度内聚力的团体基础,且团体辅导式班级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面向整个班级团体,强调通过创设的团体情境,让班级成员在群体交流环境下实现成长,因而无法兼顾班级成员的个体差异,满足班级所有成员的个体诉求,导致部分班级成员缺乏参与班级团体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班级团体活动目标的实现。为了弥补团体辅导式班级活动这一缺陷,辅导员(班主任)必须随时观察班级成员在班级活动的表现,对投入不佳的班级成员及时进行个别教育,以化解他们对班级团体活动的抗拒,适应并积极参与班级团体活动,进而提高班级团体活动效果,实现班级团体活动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
[2]林玉琼.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班级管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1)
[3]吴磊,钏国芳.谈团体心理辅导与高职院校班级德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