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考试是一个系统,而非一次卷面考,是多种形式的组合考,如卷面、作业、论文、课堂表现、甚至演讲能力、社团组织能力等,尤其是,对带有争议问题(老师根据需要设计)所提出的富于创见的观点,都应纳入到综合能力的评判中,要让学生知道,只会记忆是不够的,想在考前突击复习也是不行的。好成绩是积累来的,是综合实力的准确体现,而不是一次期末考考出来的。只有这样的考试,才会给学生一个明确方向,造就“高分高能”的学生。
2.5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支持和理解很重要
普通领导认为学校不出事就是好,杰出领导会认为出事不怕,处理好才是好。创新意味着发展,发展意味着打破常规,打破常规就意味着要“出事”。没有一个领导不想创新,但不是每个领导都敢直面“出事”。大学的创新在课堂,而只有敢创新的老师才会教出敢创新的学生。显然,有创新就会“出事”,宽容的领导更能看到“出事”带来的机会。更何况“出事”是因为“老规矩”看不惯“新事物”才出现的现象。当把“老规矩”修正成“新规矩”后,“出事”便意味着进步和发展。因此,开放、宽容的领导总能引领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团队。
总之,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5]。大学生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大学教育认识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勇敢践行,大学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