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需要付出太多太多的精力,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更不容易,班主任在付出中,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细细回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有首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班风建设是“中心”
这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他对班主任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会促进学生不断进取,如果班风不良会使学生丧失进取的信心。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抓住班风、班貌、班规、班约的建设和班委会的建设等等这些班级管理的关键环节,班主任在繁琐、琐碎的班级管理活动的诸环节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应是处于整个班级管理的突出的地位和中心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只有班风、学风端正,全班同学才能够做到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全班同学互帮互学,就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互动局面,这样班级的正气就会上升,凝聚力必然会得以增强,各科的教育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抓住班风建设这一中心不放松。
2、巡视观察要“细心”
这是抓好班风、班纪建设的前提条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巡视时应学会“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情况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善于处理、及时处理在巡视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只有通过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才能及时掌握与学生交流时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然后班主任通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及时的反思,进而形成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合乎实际的对策措施,制定出合乎教育规律的班规、班纪,这样就能真正把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3、队伍建设是“核心”
这是做好班风建设的组织保证。日常的班级管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班级的班风、学风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班干部队伍建设的成败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班主任,只所以能管理出一个良好的班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这个班主任具有培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班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和思想意识。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只有把好班干部考察选拔关、教育培养关、使用监督关,才能建设一支素质良良的班级干部队伍,才能切实保证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班规班级的落实,才能使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形成一种好人好事人有夸,坏人坏事有人管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正气才能得以发扬,邪气才会受到唾弃的良好氛围。
4、日常管理需“恒心”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要有恒心,他是抓好班风、班纪建设的时间保证。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在刚刚接触一个新的班级以时,要想全面、深入的了解班级的情况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要想建设一支良好的班班级干部队伍、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的形成等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一名学生,由思想意识的提高到品德行为的改变也是需要在个长期的过程,即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总之是过程而不是某个阶段。因此,日常的德育管理要持之以恒,决不可指望一蹴而就。
5、批评表扬讲“公心”
对全体学生的公心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有利保证。班主任要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必须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这是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必要条件。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学生的信赖、爱戴,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一个看似细小,实质确意义重大的因素,即在学生取得成绩或个别学生犯了错误以后所进行的表扬、批评,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公平。班主任要做到对成绩好的优秀学生不偏爱,对班委成员不偏袒,对成绩差、思想水平差等的差等生不歧视,对经常捣乱、破坏班级纪律的学生不讽刺、挖苦。班主任只有做到这些,自己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会使全体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班主任才会言听计从,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
6、对待学生有“爱心”
对学生的爱,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建设工作的情感投入。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中”。爱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老师,首先关爱每个学生。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在经济建设中,只有首先有投资,才会有收益。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是一种情感方面的投资,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上的收益,而是为了获得感情上的沟通,便于加强班级管理。作为班主任,没有一种爱生的思想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也不会产生强烈的事业心。这样的班主任也就带不好班级,教不好学生。
7、学生的喜怒哀乐要“关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最佳的情感投入,也是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的客观要求。如果班主任在学生发生喜、怒、哀、乐等情感矛盾或困惑时,能及时关心,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那么,一方面会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取得学生对班主任的信赖,使学生更加信服你的管理,更加乐意倾听班主任的教导,另一方面还利于各项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良好班风的形成。反之,班主任如果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漠不关心或置之不理,对心理问题不及时疏导甚至疏导不当,这些都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或引发有关事件的发生,进而影响良好班风的建设。因此,班主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不仅在生活上要加以关心,从心理上也要对学生体贴关怀,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疏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的萌芽状态。
8、个别谈话要“交心”
交心是班主任进行班风、学风建设有效方法和必要途径,也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前提条件。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过于简单和粗暴,班主任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既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又要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关系。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心过程中,班主任自身要有"心理换位"意识,随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理解学生的需要,并适当满足学生的需求,班主任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而应通过心理暗示,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个别谈话要“交心”,只有老师善于“交心”才能最终赢得同学的“心”;只有赢得同学的“心”,才能真正赢得同学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就能把班级工作做好。这里的“交心”有多层含义,但最主要的是必须使学生明确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利益,站在学生的立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