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调查问卷方式以及对甘肃省教育厅提供数据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甘肃省研究生教育在招生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经费、科研设施、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明显存在很大的不足。在今后的改革中要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研究生的投入,完善课程体系,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
关键词:甘肃省;研究生教育;问题;对策
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的程度,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与经济竞争的能力。为实现“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的目标,甘肃省必须把研究生教育发展摆在教育发展中比较优先的地位。为此,就必须充分的了解本地区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突破点才能更好的发展研究生教育。
一、样本描述
数据收集。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改委、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教育厅、各高校发布和填写的统计数据。
问卷调查。通过学校问卷、硕士研究生问卷、博士研究生问卷、研究生行政人员问卷、硕士研究生导师问卷、博士研究生导师问卷在不同角度中对甘肃省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为了更详细科学地探讨甘肃省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本次问卷调查面向甘肃省有权授予研究生学位的9所高校。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如下表: 研究生导师(人) 研究生(人) 行政人员(人) 发放量 总数 600 发放量 总数 1787 发放量 总数 126 博导 162 博士生 455 博士生行政人员 13 硕导 448 硕士生 1332 硕士生行政人员 113 回收量 总数 600 回收量 总数 1787 回收量 总数 126 博导 162 博士生 455 博士生行政人员 13 硕导 448 硕士生 1332 硕士生行政人员 113 回收率 100% 100% 100% 本文主要是从研究生问卷出发对甘肃省研究生教育状况进行研究。
二、结果分析
对调查问卷方式以及对甘肃省教育厅提供数据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甘肃省研究生教育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
首先,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数。2006——2010年[1]①,全国分别招收研究生397935名、418612名、446422名、475000名、534000名研究生。按32个规划的行政区域看,平均每行政区域平均招收12436名、13082名、13951名、14844名、16688名研究生。而2006——2010年甘肃省研究生规模分别为6710人、7172人、7505人、8463人、8769人。
图一:甘肃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数比较图
如图一所示,与全国研究生平均招生人数相比,甘肃省显然还没达到全国平均数。并且研究生招生增长率较低。以2008年为例,甘肃省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率为7.72%,而与青海(13.35%)、宁夏(13.82%)、西藏(19.91%)、贵州(8.57%)相比增长率明显低于这几个省份。[2]②
其次,研究生类型招生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数。2006年—2010年③,全国分别招收硕士研究生341970名360590名、386658名、415000名、472000名硕士研究生。以全国32个行政区为标准,平均每行政区域招收10687名、11268名、12083名、12969名、14750名研究生。而甘肃省2006年—2010年分别招生研究生为5963人、6334人、6692人、7576人、7971人。全国分别招收博士研究生55955名、58022名、59764名、60000名、62000名博士研究生。从32个规划的行政区域看,平均每行政区域招收1749名、1813名、1868名、1875名、1938名研究生。[3]
图一:2006年——2010年甘肃省硕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全国硕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比较图
如图二所示:2006——2010年甘肃省硕士和博士每年招生规模与全国硕硕士和博士每年平均招生规模相比较,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数。
第三,专业硕士招生规模较小。截止2010年④,甘肃省共录取专业型研究生4407人,其中,专业型硕士4222人,专业型博士185人。同年,全国共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688200人,平均到32个行政区为21506人。在以全国与甘肃省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来看,2009年,全国招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8.3:1,而甘肃省招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5.1:1。(见表3-6)
表3-6:2009年全国与甘肃省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比较[4] 全国 甘肃省 学术型 专业型 学术型 专业型 415000 50000 8463 56 两者的比例8.3:1 两者的比例15.1:1 表3-6表明,甘肃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甘肃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招生规模低于西部平均水平,在以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位中,甘肃省平均每有资格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生的高校只能招约94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西部地区每个专业学位招生单位平均招生数为104名。[5]⑤
由此可见,甘肃省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量不足,不能满足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研究生数量上的要求。 2.甘肃省研究生教育软实力较弱,影响了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师生比例不合理。
表3-9:2006-2008全国与甘肃省研究生师生比(单位:名)[6]⑥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硕士生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生 全国
在校研究生生 896615 208038 972539 222508 1046429 236617 导师 144991 12293 158045 12809 171796 13376 师生比 6.2:1 17:1 6.2:11 17.4:1 6.1:1 17.7:1 甘肃省 在校研究生 18627 2953 17269 2765 15486 2583 导师 2644 714 2537 640 2272 592 师生比 7.1:1 4.1:1 6.8:1 4.3:1 6.8:1 4.4:1
从生师比看。全国硕士研究生与硕士生导师的比例是6.2:1,甘肃省硕士研究生与硕士生导师的比例是6.9:1,可见,甘肃省硕士研究生师生比高于全国比例。通过分析发现,甘肃省硕士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硕士生导师增长却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师生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研究生导师学科梯队不合理。
表3-10: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梯队职称、学历统计表(单位:名)[7]⑦ 单位 院士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博士 博士比例 硕士 硕士比例 兰州大学 9 394 823 470 45% 718 56% 西北民族大学 148 251 24 36% 37 41% 西北师范大学 233 595 144 35% 317 39% 甘肃农业大学 126 279 140 48% 157 36% 兰州理工大学 190 470 112 28% 358 55% 兰州交通大学 191 422 16 20% 50 39% 兰州商学院 43 56 141 37% 431 64% 甘肃中医学院 44 92 2 8% 11 30% 甘肃政法学院 49 126 2 6% 21 45% 如表所示:甘肃省只有兰州大学有院士9人,其他大学没有,这说明甘肃省重点学科中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缺乏;从职称学历结构上看,副教授以上的职称的教师拥有博士学历的人数较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在甘9所高校中没有一所超过50%,最高的甘肃农业大学仅占48%,而最低的甘肃政法却只占6%。在某种程度上,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能代表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因此甘肃省继续较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引进高水平、高学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