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本质,善于解决矛盾
在解决矛盾问题时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在实践中善于综合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以及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前面说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矛盾。而在具体解决这些矛盾时,又不能搞一起上,一刀切,平均用力。必须要分清主次 ,抓住重点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那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来。并在解决某一具体矛盾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毛泽东曾经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⑤,“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⑥。战争的事情是如此,矛盾问题的事情亦是如此。而且战争是矛盾运动的极端形式。能够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手段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对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根本领会和正确运用。
三、要善于在矛盾不断解决和产生的运动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动态的和谐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恩格斯也曾说过:“‘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⑦在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断新生的矛盾及时得到解决,不使其发生激化和尖锐现象,这就是和谐。由此可见,和谐只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一般说来,这种动态过程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相继性。这就是说,这种动态过程要首尾相连,前后相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新的矛盾产生必须是以一个旧的矛盾被彻底解决或基本解决为基础,不能是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而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最后是积重难返。2、平稳性。这是说这种动态过程在总体上要保持平稳,不能大起大落,当一个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必须把它解决掉,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以至于发展到鱼死网破的境地。有些可以控制的矛盾,从一开始就要加以控制;有些可以随时解决的矛盾,就完全可以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3、发展性。这是指这种动态过程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任意一个矛盾的解决都必须是对这个过程的向前推动。不能总是站在原地走老路,不断地去重复过去发生的事情。总之,我们必须要从思想上明白绝对静止的和谐局面是永远也不可能长期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在有效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去构建和谐。否则的话,真正的和谐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事物也是不会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它需要人们世世代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科学地扬弃,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浩大的社会实践工程当中,才能真正实现。
2010年10月17日
参考文献: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159页.
②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160页.
③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307页.
④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308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1991年6月第2版,人民出版社,第509页.
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1991年6月第2版,人民出版社,第511页.
⑦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第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