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6.2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上,突出“军”、“新”、“精”、“用”。“军”是指突出野战外科内容,强化为军服务特色;“新”是指用外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精”是指强调外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点内容。“用”是指注重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合理压缩原来理论授课内容,增加和强化临床见习、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科学安排三者学时比例为120:120:60学时。最后进行综合战地救护演练。另外,根据教学内容改革的特点,相应加强教材建设,主编教育部指定的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外科学》。
6.3 优化教学方式科学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包括临床见习、实践操作)、课外教学(包括课外讲座、病案讨论、知识竞赛)以及野战演练等多种教学方式。
1)理论教学:强调“精讲”。采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辅以网络交互式授课;课堂上坚持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定位,采用“启发式”、“举例式”、“讨论式”和“发现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加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强调“多练”。临床见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员带教下,到病房参观学习外科临床工作,使学员走出课堂,超越课本,直接接触病人,参与实践,增加对外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实践操作是在实验外科手术室进行手术基本功训练,并亲自动手完成动物基本外科手术,培养动手操作及实践应用能力。
3)课外教学:强调“扩展”。专题讲座使学员了解外科学相关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扩大视野。病案讨论让学员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他们加深理解课堂上重点内容。课外科研着重培养学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将上述多种教学方式有机整合,探索并创新出一套立体组合式教学方式:依据教学大纲,将内、外科相关内容统一排课,衔接授课(横向组合);同时对同一内容的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实践操作衔接进行(纵向组合)。如“消化道溃疡”的立体组合式教学方式为:内科讲授“消化道溃疡”→外科讲授“消化道溃疡的外科治疗”→内科病房见习→通过手术室电视闭路教学系统观看消化道溃疡病人“胃大部切除”手术→在实验外科动手实践,给动物做“胃大部切除”手术。从而改变过去内、外科分离教学的弊端,加深学员对内、外科各系统疾病内在连续性的认识;也改变过去理论与实践分轨教学的弊端,使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密。
6.4 优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1)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改变过去用间接、复杂的文字语言描述的讲课方法,广泛采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为提高课件质量及便于教员教学参考,达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将各章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整改、充实,使其系统化、标准化,制成《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系统的多媒体电子版教材。
2)率先开展网络教学:完善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外科专业网站8个(包括中国第一个外科学专业网站)及局域网络1个,成为“国际网络教育学会”中国唯一的常务委员单位;在国内率先开展网络交互式教学,制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网络教材;率先进行互联网病例讨论,并开展了中国首例互联网示教手术直播,为我国外科领域远程教育和网络技术发展做出贡献,中央电视台和健康报等国内15个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6.5 优化教学考核改变单纯对专业知识进行考核的单一式、封闭式、集中式考试方式,采取对全面素质进行考核的多元性、开放性、分散性考试方式。“多元性”是指不但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而且还对实际操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进行考核;“开放性”是指部分考核内容实行开卷,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散性”是指采取分阶段测试。从而更客观地反映全面素质培养情况,引导学员们自觉朝着提高全面素质的方向努力。
6.6 优化教学管理完善和落实各项教学制度,通过制度对教学严格监控和管理,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开课前期:
(1)成立专职、精干的教学组;
(2)组织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主讲队伍,其中还特别安排了几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将军级专家教授亲自登台授课;
(3)制订具体、周密的教学计划;
(4)召开师生见面暨教学动员会。
2)开课中期:
(1)实施动态教学质量监控,落实备课、试讲、听课、讲评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2)坚持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对教学过程严格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确保教学质量;
(3)定期召开教员与学员代表座谈会,随时深入了解学员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动态调整、改进教学方法;
(4)定期组织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
3)开课后期:
(1)分阶段组织命题、监考、阅卷及成绩分析等考务工作。
(2)进行教学总结,组织评教评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
(3)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认真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提高教学水平。
6.7优化教学队伍制定集中阶段性系统培训和渐进连续性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员培养计划。前者是指教员在申请晋级助教、讲师、副教授职称前,需分别在教学初、中、高级培训班脱产集中学习1周,并经考核合格后方有资格申请晋级;后者是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根据其教学年资和水平,有计划地渐进地分配相应的教学任务,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使教员们得到不断的锻炼,逐步地提高教学能力。另外,坚持淘汰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鼓励冒尖,为优秀教员的成长创造条件和氛围,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7.教学新模式创新点1) 探索出突出“军、新、精、用”的教学内容优化方案;创新出立体组合式教学方式;制定出多元性、开放性、分散性考试方法。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员各方面素质全面进步。
2) 制定集中、阶段性系统培训和渐进、连续性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员培养计划,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3) 建立中国第一个外科学专业网站,在国内率先开展网络交互式教学,制成系统的电子版教材及网络教材,完成了中国首例互联网示教手术直播,成为“国际网络教育学会”中国唯一的常务委员单位。为我国外科领域远程教育和网络技术发展做出贡献,对中国医学网络教育与国际交流起到推动作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