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文章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培养目标“培养21世纪国家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的要求”,作者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坚持科学新、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不断的摸索、探究。开展以教学观念改革为先导的,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等多层面的系统改革和优化,探索并创建“一树立、六优化”的教学新模式。经多年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教学模式 创新 优化教学
当今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知识结构和教育的特点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冲击着传统的“以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以教室为环境”的封闭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模式。高校教育是学生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作者通过改革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各个方面,创建《外科学和野战外科学》“一树立、六优化”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1.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的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设计。在我国,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介绍国外教学模式的理论,并进行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模式的特点1)操作性 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程序都是便于人们理解、把握和运用的。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2)简约性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主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
3)针对性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特定的作用,即明确的针对性。正如教育活动中没有包治百病的教育处方一样,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可能有一种普遍有效的可以对一切教学目标都适用的万能模式。
4)整体性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
5)开放性 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教学模式总是随着观念和理论、教学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日臻完善的。一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原有基础上可以不断充实与提高,否则它就会被逐渐淘汰。因此,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它得以具有优效性的重要保证。教师广泛而深入的教学实践,为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养料。
3.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教学观念落后: 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业的唯一评价指标,学生为了考试取得高分而学。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
2)教学内容老化 不能及时用新理论、新技术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教材几年一贯制,更新速度慢。
3)教学方式陈旧 老师“填鸭式”的传授知识,为考试而教;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为考试而学;形成了“老师讲,学生记,考完试,全忘记”的循环模式。
4)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模式单一,几十年来“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幅挂图、一堂课”的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很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4.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方针政策,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新时期。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全面素质教育思想在全国兴起,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其基本概念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通过最佳途径、促其主动地在各自层面上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其基本内涵包括:以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基础,以选择适合的实施途径为核心,注重因材施教,强调主动学习,达到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将其贯彻在本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教学管理和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进而创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
5.教学新模式的具体目标以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建设与发展以及未来军事斗争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外科学基础好、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的国防医学专业人才”为宗旨;坚持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把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探索并创新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并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而创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一流的方法,采用一流的手段,建立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使学员能在未来信息化高科技战争条件下,较好发挥为军服务的献身精神与保持良好身体心理状态,在伤病员救治过程中充分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动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复杂的专业问题,有力地保障部队的战斗力。
6.教学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结合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开展以教学观念改革为先导的多层面的系统教学改革,探索并创建“一树立、六优化”的教学新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6.1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将全面素质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全过程及各个方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强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促进学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贯彻“全面”素质教育思想,就是要在注意专业素质的教育的同时,还强化政治思想和身体心理等多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政治思想素质(包括为军服务思想和良好医德医风)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强壮的体魄、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非凡的毅力、严谨的态度)是一名合格军医的必备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