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增强大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改革创新精神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形成了与以往时代不同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则是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它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主题,改革强调与时俱进,研究和发现新情况,不断克服和解决新问题;而创新则是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创新要开拓创造,把新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发明进行深化。创新是当今时代的强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教育提出新情况、问题、要求,和在解决和回答一系列新问题中创造出新内容、途径、方法,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并能够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改革创新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因此,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大学生与热情服务大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变为升华思想、提高觉悟的过程,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试金石。思想道德素质是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素质高低,关键要看他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如果一个学生学业上存在缺陷,并不一定从根本上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以贻害他一辈子。以荣辱观的标准来衡量大学生,这样才能够促进广大青年学生明辨是非,避免违规犯错,促进自身的发展。
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因为在这个时期青年正处于长知识、受教育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广大青年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重大的人生课题面前来选择,往往会陷入迷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就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全过程。养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规范。
大学生只有知道什么是羞耻、耻辱,才能真正了解如何修身。知耻,正是人的健康社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学生明荣辱之分,知荣而勇为之,知耻而力避之,形成推动奋发向上、文明正义的强大内在动力。
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建设规律的认识。
我们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涵的意义,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内涵,不断完善各种途径和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要发挥高校社会科学的优势,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认识和深化,不断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总结提升到价值层面上来,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规律的研究,深化对规律的认识。要结合目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接受方式,探索采用富于时代特点的新方法、新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富于亲和力、渗透力,切实不断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的教育部门要抓住这一契机,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力度,扩大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为大学生树立更多可敬、可亲、可学的榜样。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融入和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徐建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具体规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板),2009(4)
3.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8,(3)
4.杜向民,高校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地,大庆师范学报2011.12
5.邱勇,高校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云南中医学院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