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高职茶文化专业《茶艺》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究
高职茶文化专业《茶艺》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究
来源:互联网 sk001 | 李 云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茶艺;精品课程;建设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精品课程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精品课程建设对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职茶文化专业《茶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实践条件、课程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茶艺》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一条思路。

  【关键词】茶艺;精品课程;建设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最早开设茶文化专业的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是湖北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示范建设专业,又是院级特色专业,《茶艺》课程是茶文化专业的核心课程,2009年建成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核心课程建设带动茶文化专业建设,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将《茶艺》课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整个专业发展,以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为《茶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就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略做粗浅阐述。

  一、课程设置

  (一) 课程定位

  本专业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追踪毕业生的成长轨迹等,收集行业对毕业生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岗位群任务分析,总结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归纳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基础知识培养体系和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进行交叉融合,最后构建军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围绕资格证书项目化茶文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17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组成。《茶艺》是茶文化专业三门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面向茶艺师职业资格岗位技能培训及考证的重要专业技术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促进学生掌握茶艺师职业能力,培养高技能茶艺人才,起着支撑作用和决定作用。

  《茶艺》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适应茶艺师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茶叶冲泡、茶艺表演、茶事服务等能力,适应茶艺、茶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茶艺师。

  《茶艺》课程与《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技术》、《茶叶品质分析与检验》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紧密相连,能起到强化这些课程的综合应用效果,从而为《茶叶营销》课程服务。同时,作为茶文化专业的考证课程,是加强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及与企业顺利对接的重要教学过程。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1.以国家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市场调研,设计《茶艺》课程,构架出项目化教学内容,从中国茶的历史、文化开始,结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茶叶保健运用,重点突出茶的泡饮艺术和茶艺要素训练等内容,加强对茶叶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表达,强调茶艺技能的学习、体验、实训与岗位实践,以达到国家高级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

  2.以茶艺师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进行实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训练,重点体会茶艺师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从而掌握茶艺师工作过程的综合职业知识、技能,养成从事茶艺师岗位工作的良好职业素质。教学中,以技能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根据实际工作,不断创新茶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选取

  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国家三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要求,按照茶艺师的工作职责、必须掌握的知识、工作能力来设计。设计了包括茶艺准备、各类茶艺、民族茶艺、自创茶艺、无我茶会、茶事服务等由简单操作到复杂创作的六个教学项目,涵盖目前市场主要消费茶类的冲泡品饮方法、以及结合地方习俗及民族特点的特色茶艺。

  (二)内容组织

  《茶艺》课程教学以技能实训教学为主,按茶艺师工作过程导向将实训分为六个教学阶段,包括“确定主题——过程策划——茶艺准备——技能实操——互评总结——提高练习”等环节。

  校外实训也是《茶艺》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茶艺技能的重要环节。校外实训包括教学实习、大型茶文化活动、寒暑假试就业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实现从课堂到工作岗位的转换,使技能学习与岗位工作零对接,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技能的适应性。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把平时学习表现、茶艺技能竞赛、茶艺与解说创新、参与企业活动等内容有机结合,综合评出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这种考评方式主要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效果、参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表现和专业技能水平,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合理地评价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实施6-6-7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以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出发点,按照茶艺师工作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实施了6-6-7教学模式,即六个教学项目,六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七种能力,教学实施由浅入深,茶艺技能逐步提升。

  6-6-7教学模式

  2.采用情境教学、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按茶艺师工作流程,营造职业情境,由学生小组分别操作演示,同学互相评价,老师总指导,再进行实操演练。注重实景教学,让学生在校内茶艺馆的真实场景下,充当茶艺师,为客人服务。按照茶艺师职业工作的特点,融教、学、做为一体,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为便于学生巩固课程内容,掌握茶艺技能,还采取了许多手段,如组建专业茶艺队;全天候开放茶艺室;结合课程考试进行自创茶艺比赛;组织专业汇报演出、无我茶会;参加一些社会大型茶文化活动等,拓展学生技能实训的方法和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高同学组织茶文化活动的能力。

  3.校企融合,开放育人。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将人才培养放在行业、产业发展的平台上,做到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育人,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企业专家是学院课程教师,专业教师是企业聘技术顾问。邀请企业参与建设校内实训场所、编写教材。专业教师帮助企业开展茶艺师职业工种培训与考证,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实习实训,企业员工到学校学习培训,产学结合,三方受益。

  四、教学团队

  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制定了鼓励政策和措施,每年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茶文化专业《茶艺》课程建设中,结合实际,以加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办,本学报属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建筑规划、建筑学、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给水...
领导科学《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024/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治理研究、...
中国俄语教学《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语教学》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727/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学经...
稀有金属《稀有金属》
《稀有金属》(月刊)创刊于1977年,由中国有色工业协会主管,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主办及承办。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冶金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泰山学院学报《泰山学院学报》
《泰山学院学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406/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政治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2-5005/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