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品课程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精品课程建设对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职茶文化专业《茶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实践条件、课程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茶艺》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一条思路。
【关键词】茶艺;精品课程;建设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最早开设茶文化专业的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是湖北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示范建设专业,又是院级特色专业,《茶艺》课程是茶文化专业的核心课程,2009年建成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核心课程建设带动茶文化专业建设,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将《茶艺》课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整个专业发展,以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为《茶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就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略做粗浅阐述。
一、课程设置
(一) 课程定位
本专业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追踪毕业生的成长轨迹等,收集行业对毕业生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岗位群任务分析,总结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归纳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基础知识培养体系和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进行交叉融合,最后构建军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围绕资格证书项目化茶文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17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组成。《茶艺》是茶文化专业三门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面向茶艺师职业资格岗位技能培训及考证的重要专业技术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促进学生掌握茶艺师职业能力,培养高技能茶艺人才,起着支撑作用和决定作用。
《茶艺》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适应茶艺师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茶叶冲泡、茶艺表演、茶事服务等能力,适应茶艺、茶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茶艺师。
《茶艺》课程与《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技术》、《茶叶品质分析与检验》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紧密相连,能起到强化这些课程的综合应用效果,从而为《茶叶营销》课程服务。同时,作为茶文化专业的考证课程,是加强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及与企业顺利对接的重要教学过程。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1.以国家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市场调研,设计《茶艺》课程,构架出项目化教学内容,从中国茶的历史、文化开始,结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茶叶保健运用,重点突出茶的泡饮艺术和茶艺要素训练等内容,加强对茶叶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表达,强调茶艺技能的学习、体验、实训与岗位实践,以达到国家高级茶艺师职业资格标准。
2.以茶艺师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进行实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训练,重点体会茶艺师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从而掌握茶艺师工作过程的综合职业知识、技能,养成从事茶艺师岗位工作的良好职业素质。教学中,以技能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根据实际工作,不断创新茶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选取
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国家三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要求,按照茶艺师的工作职责、必须掌握的知识、工作能力来设计。设计了包括茶艺准备、各类茶艺、民族茶艺、自创茶艺、无我茶会、茶事服务等由简单操作到复杂创作的六个教学项目,涵盖目前市场主要消费茶类的冲泡品饮方法、以及结合地方习俗及民族特点的特色茶艺。
(二)内容组织
《茶艺》课程教学以技能实训教学为主,按茶艺师工作过程导向将实训分为六个教学阶段,包括“确定主题——过程策划——茶艺准备——技能实操——互评总结——提高练习”等环节。
校外实训也是《茶艺》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茶艺技能的重要环节。校外实训包括教学实习、大型茶文化活动、寒暑假试就业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实现从课堂到工作岗位的转换,使技能学习与岗位工作零对接,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技能的适应性。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把平时学习表现、茶艺技能竞赛、茶艺与解说创新、参与企业活动等内容有机结合,综合评出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这种考评方式主要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效果、参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表现和专业技能水平,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合理地评价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实施6-6-7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以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出发点,按照茶艺师工作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实施了6-6-7教学模式,即六个教学项目,六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七种能力,教学实施由浅入深,茶艺技能逐步提升。
6-6-7教学模式
2.采用情境教学、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按茶艺师工作流程,营造职业情境,由学生小组分别操作演示,同学互相评价,老师总指导,再进行实操演练。注重实景教学,让学生在校内茶艺馆的真实场景下,充当茶艺师,为客人服务。按照茶艺师职业工作的特点,融教、学、做为一体,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为便于学生巩固课程内容,掌握茶艺技能,还采取了许多手段,如组建专业茶艺队;全天候开放茶艺室;结合课程考试进行自创茶艺比赛;组织专业汇报演出、无我茶会;参加一些社会大型茶文化活动等,拓展学生技能实训的方法和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高同学组织茶文化活动的能力。
3.校企融合,开放育人。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将人才培养放在行业、产业发展的平台上,做到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育人,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企业专家是学院课程教师,专业教师是企业聘技术顾问。邀请企业参与建设校内实训场所、编写教材。专业教师帮助企业开展茶艺师职业工种培训与考证,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实习实训,企业员工到学校学习培训,产学结合,三方受益。
四、教学团队
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制定了鼓励政策和措施,每年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茶文化专业《茶艺》课程建设中,结合实际,以加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