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校要培养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 self- control) 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志品质的重要特点。自我控制是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自我控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以至日臻完善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5]在实现激励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障碍,有些问题与障碍还一时难以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自我激励时,要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调动自己的积极情感。教师要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行动过程中,想法设法解决问题克服障碍;同时不断地对自我激励的效果进行检查,对于有效的激励予以肯定并坚持和发展,对无效或效果不大的激励予以否定或改进和修改。美国教授June等人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有效预测个体良好的调节能力、较高的成绩、和谐的人际交流能力和更少的病理表现。美国教授Sethi 等人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个体, 更能抵制诱惑,有较强的抵抗挫折能力, 并且能更为成熟地应对人生的各种危机。[5]自我控制能力关系到教师工作方面的协调和稳定发展,所以,教师必须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才能使自己在各种情绪中激发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七) 学校要指导教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份内容。[6]职业规划,对于每位教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指的是教师根据对自身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采取行动的过程。根据调查了解,当前有些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和不够重视,缺少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即便有些教师有规划,但规划也不全面、不科学。教师如果没有自己人生发展的主线,事业也就缺少了驱动力,就会感到职业迷茫、看不到未来前途。教师如果能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工作就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因而,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是极其重要的。每位教师都必须有其清晰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理想,从而产生深层次的激励。教师将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需要统一起来,就会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感情和责任心,用不着监督,就会激励自己在完成学校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个人的目标。
四、结束语
学校要给予教师自我激励的宽松环境和机会,让教师在良性的管理环境下,通过自我激励,时刻保持信心和工作热情,更快地提升能力。教师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推动学校进步,促进了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构成了双赢的局面。学校要发展,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做好教师的自我激励,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保持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学校才能保持发展的态势和强劲的内聚力。
[参考文献]
[1]彭国平.高职“双师型”教师的自我激励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2):73
[2]彭芳.张洁.我国公务员自我激励机制构建的必要性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71
[3]黄牧乾.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激励探微[J]师资建设2009(17):29
[4]程立军.自我激励高校青年教师的源动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22
[5]李培红.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J]教育心理2008 (12 ):53
[6]徐志怀.关于高校学生党员自我激励机制的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