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聪明孩子!
对潘萌的作业情况只字未提。我说。如果让老师给你的这个作业打分的话,老师只能给你零分。老师对你的作业可是有着特殊要求的啊。你够哥们!很维护潘萌。但是,你却失去了立场,混淆了黑白,模糊了是非啊。
这时候,我拿出了被马文静找回来的潘萌的作业,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马文静下课后从垃圾箱里找到的的潘萌的作业。然后,我把涂抹和错误一一指出来给大家看。
事实胜于雄辩。
当我把潘萌的作业拿出来的时候,他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当一个个错误被印证了时候,他低下头趴在了桌子上。但是,我知道,他还在听。
我说,大家写的内容虽然没有对潘萌作业的陈述,但是,他原始的作业已经找回来放在这儿了。对错已经无须争辩。
但是,我读到一些同学对当时状况的回忆。有同学写道,在老师来上课之前,潘萌和课代表马文静就因为对与错的问题发生过激烈的争吵,潘萌因此把作业撕了。所以老师上课一问此事,他把火气全撒在了老师头上。还说马文静有一定的责任。知道潘萌的脾气,就应该避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保留他的作业,等老师来了再说。
读到这些,一贯认真负责的马文静也凝神在思考着什么。
还有学生写道,面子对于初经人事的孩子就意味着生命,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尊的权利。理解潘萌。反对马文静。
也有些大胆署上姓名,铿锵有力的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潘萌的行为太过分了,伤害的还是我最敬爱的老师。应该马上打电话叫家长,或者交给班主任或学校,严厉的惩罚他。
更有甚者,说,潘萌的行为在我们班已经引起公愤了,老师应该当场踹他几脚,把他赶出教室。
有学生说,老师,你当时真能沉得住气,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是我只能给你的处理打九十八分,因为我认为您当时不应该逃避,应该勇敢面对。
也有学生写道,潘萌算什么东西,竟对老师出言不逊。老师以后别再管他,忽视他的存在,让他自生自灭。
也有温情的抚慰,老师,别因为潘萌的冲撞而难过,他只是极个别。你还有我们呢。
。。。。。。。。。。。。
我每读到一位同学的声音,底下就会发出这样那样的评价,潘萌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反应,他的表情时而惭愧不已,时而颇受安慰,时而大为震动,时而如释重负。。。。。。。
读到后来,学生们在争论中已经深谙求知和人生的意义。
潘萌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老师,我错了。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我知道您对我是宽容的,我现在诚恳的对您说声对不起。老师,也请您原谅潘李鹏,是我让他给我批全对的。是我错了。不要因为我而毁了他在您心中的形象。。。。。。
读完之后,我抬起眼眸,我的面前坐着的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他们也正在用清澈的眼神热切的回望我,整个空间和时间氤氲在安静祥和之中。知识掌握的对与错,行为处理的对与错,观念看法的对与错。。。。。。一切一切,都在眼神中交汇融合,此时无声胜有声,一道小小的考题,我们师生都收获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