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认真抄写,比上次要投入得多。
教室里一片安静。
潘萌却连笔都不拿,他把语文书和资料用力得卷起来,卷起来。。。。。。。
他显然还沉浸在刚才的争吵中,还在继续赌气,和课代表赌气,和老师赌气,拿自己的前途赌气。。。。。。。
我不能不管他!
虽然,我心里也没有真正的平静下来,一颗慈心也被他偷换概念后的顶撞之词所伤。但是,我是老师,我可以因为正常的教学秩序暂时漠视他错误的行为,却不能对他放任自流。
而且,我们每一轮复习每一场专题的训练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中考能传捷报啊。在中考的所有题型中,口语交际类的开放性试题往往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去考察学生的能力。像:一次,妈妈因为一件小事错怪了你对你发了脾气,你准备怎么说?像:汶川地震,家园被毁,你最想对失去亲人的孤儿说些什么?像:如果你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把都德说成美国作家,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委婉地指出老师的错误。。。。。。
那么,这个发生在教室里学生们身边鲜活的事例不是更能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吗?
这件事不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很典型的事件评价类的书写题吗?
对!
把这件事当做一道试题交给学生们去解答。
没有比这更具有开放性更具有实际意义的了。
我抬起头,让学生们停下来,说,大家刚刚的抄写非常认真,不管你抄到哪了,下课后自己对照一下,你一定会感叹认真二字神奇的力量。
现在,我接着说,大家把刚才的抄写先放一放。潘萌同学在刚上课时的表现给我们出了一道题,他想考一考老师和同学们的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我们都不能逃避。你可以就刚才发生的事发表看法,可以对问题的处理提出建议,可以对潘萌的表现说点什么,也可以给老师的处理打打分,当然,如果你对事件的前因后果都了解的话也可以详细写写。若是有所顾忌不敢直抒胸臆,可以不具名字。
另外,是谁改的潘萌的作业?我问。
潘李鹏!
一些学生抢着回答。
潘李鹏也举起了手。
我望着这个全班语文程度最好的学生,我最钟爱的得意门生之一,潘萌的同村儿,幼儿园就和他在一起的同学,颇有些感慨的说,潘李鹏,你写的时候具体描述一下潘萌作业的情况。。。。。。
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是潘萌同学也能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最后说。
潘萌脖子一艮,满脸不屑一顾的表情,继续揉搓着手中的课本,表现着十二分的对抗。
有急性子的学生已经三言两语写完交了上来。
他们在为我抱不平,说自己是仗义执言,说对待潘萌这样骄傲狂妄不守纪律目无尊长的学生不能心慈手软,要心狠手辣。
我读完不禁莞尔。
也有学生希望老师能海纳百川,理解容忍他们这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做出的荒谬的事,巧妙的引开话题,让驴下坡。
有见地。
事实上,当学生们纷纷抒发感慨的时候,潘萌的内心一定也在接受着暴风雨的洗礼。
我不动声色,给他时间,让他自省。
我知道,下课后同学们一定也会和他交流思想和看法,那是个能做出深刻反省的的时间段。也是学生们大讨论的时间段。当然,我,也要思考,下一步,我将怎样引导大家感悟出求知和人生的大道。
当我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阅读学生们给出的这道真实的事件评价的书写题的答卷时,课代表马文静双手捧着一团皱巴巴的碎纸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说,老师,潘萌的作业我在楼下垃圾箱里找到了,你看,一块儿都不少。
这两张纸被潘萌撕得七零八落,皱皱巴巴,但是又被有心的马文静捡了回来耐心的对到一起。
她把那些碎纸一块一块摊在我的办公桌上,在作业的最上方有潘萌注明的交作业的时间,七点四十九。交的挺早。然后旁边还有潘李鹏批上的全对二字。
马文静指着几处涂抹说,老师,你看这是拉的地方。然后,她又指着载歌载舞的歌字,说,老师,你看,这个歌字写成了哥哥的哥,还有这个崭新的崭,下半部分写成了软字,慢条斯理的慢字写成三点水旁,抉择的择写成了三横,还有。。。。。。
摆在眼前的事实已经印证了我的判断。
潘萌平时就马虎大意急于求成,又早早的写完交上很难不出错。
也难怪马文静会挑出来认真的再检查。
但刚刚读到一个学生的建议却是这样写的,说,马文静不该太较真,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该放潘萌一马。。。。。。思路竟和我完全相反。
我忽然灵机一动,嗯,下节课拿到课堂上读一读这些答卷,也让学生互相打打分,虽然不具名,但是,自己写的什么内容总是知道的吧?
这样,也可以理清个别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观念。
我把计划先读的和后读的排了一下序,以便潘萌能够坦然接受而不生发出逆反心理。
不过,我还是把一些绝对不能读的捡了出来,像其中一个学生写他爱占小便宜啊,说他十二能啊,还有同学写了顺口溜,骂他像条毛毛虫,东挠挠,西抓抓,成天出来瞎放屁,乱逞能,害大家。。。。。。
这些,都会严重刺伤他的自尊心,我一定不会读。
但是,另外一些批评的声音潘萌如果听后,应该会产生正面的教育意义的。保留。
当我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用欣喜的声音告诉大家说,这件事让老师收获很大呀!我扬扬手中的一摞作业。
说,同学们真是太有才了!你们中间藏龙卧虎啊!老师只是让大家写写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建议,几位同学竟然还给自己的作业命了名字。
我拿出调皮鬼王登宇的作业,想起他经常课上悄悄梳头的情景,笑着说,咱们的大帅哥王登宇的标题是:小登说事!
学生们哈哈大笑,纷纷回头看坐在角落的小登,他倒不含糊,向大家做了一个很有范儿的亮相。
潘萌也忍不住牵了一下嘴角。
我接着说,还有呢,看,这位同学的标题是今日看法。还有这位,标题是,道德观察!
学生们全开心的笑了。
趁大家心情放松的当口儿,我说,咱们的才华和能力在这次作业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次,老师读读一些同学写的,咱们也给打打分。
其实,我更希望潘萌能够听进去。
学生们都说好。
老师本来最想先看到的是潘李鹏写的,因为老师想知道潘萌的作业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我说。
但潘李鹏避实就虚地写道:潘萌的做法我理解但很不赞同。因为对老师发脾气就是极其不对的,老师的良苦用心是想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主动权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你不管选择学或不学,都不能伤害老师。希望老师多和他沟通,让他明白思想认识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