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职业院校经费是根据人员编制由政府拨付的,在校生人数多与少、开设的课程、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都一个样,不能充分激发职业院校办学积极性。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建立、拓展企业、社区参与教学水平评估的渠道,并建立根据教学水平评估状况及在校生人数与开设的课程数的市场化拨款的制度。
六、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都是按照“就业岗位的胜任能力”这一原则设置的。澳大利亚国家教育培训总署将岗位胜任能力规范为四种,即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含紧急情况处置能力)、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含团队精神)、管理协调控制能力(含工作环境保护能力)和基础能力 (含思维、综合、语言和文化技巧)。各学校所申报的专业首先由国家教育培训总署进行论证后加以确定,然后再确定专业岗位胜任能力,再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组建课程体系,并逐一设课组织教学。
澳大利亚职业院校非常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课程都是以实用为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且所有的职业课程都是严格按照产业组织制定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来建设的,都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团体提供的企业需求信息与就业市场信息,以及相关岗位职业要求和能力标准来确定的,并根据行业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调整。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学始终坚持一切从学生的要求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尤其是在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按学生实际水平分班,采取课堂学习、现场学习、不同时间学习(选择白天或晚上到校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协议学习(学生与教师商量哪些内容自修,哪些内容需老师辅导,共同做出学习安排)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现了从以老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教学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为原则。学生在企业里实习的时间占总培养时间的三分之一,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做到融为一体。学生完成学业的方式可采取“用户选择”形式,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育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教师或考试办法等。学生的学业考核不是采用卷面考试,而是以学生的作品或项目展示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都是各职业院校自己确定的,没有统一标准。由于缺乏行业、企业指导与把关,因而学科课程痕迹重,重知识的传输而轻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在没有行业制定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应主动出击,开展对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调查,并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建设委员会,指导、审定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教学形式不问对象与个人要求千篇一律。考核方式也是沿袭传统的卷面考试,一纸定“乾坤”。职业院校必须构建以培养学生实际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实施模糊化的分层、分类教学或模块化教学,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取消期末统一的卷面考试,改为根据教学实际进程需要的分段考核,并且考核内容以学生完成的实际项目或作品完成情况为主,以彰显对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32.
[2]蒋丽珠,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OL],北京:论文百事通网。2008.12.31.
[3]年大琦,澳大利亚TAFE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发展高职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8下):18.
[4]潘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7):65。
[5]关月,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市场化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