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为:建立完备的行业企业为主导、政府统一标准并系统监管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标准、课程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及培训包并全国认可,通过学分互认、工作与学习经历评估等措施构建职业教育与中学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立交桥,采取立法和国家补偿等手段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采取国家招标的市场运作方式提供职业教育经费,建立从专业开设条件限定到教学标准的统一到系统地监控到教师绩效考核的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澳大利亚 职业教育 经验 特色 启示
2010年2月至3月,笔者有幸到了澳大利亚考察学习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框架体系与模式,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框架体系、运行管理机制、专业设置与建设、教学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学习与实地体验,使我们感受到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与模式的无限魅力,并为之震撼!我们觉得虽然澳大利亚国情和体制与我国不同,但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是相通的,其与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相关联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一、建立完善的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
澳大利亚国家没有单独的教育部,其管理教育的机构是教育雇佣劳资关系委员会,其职能包含了我国的教育部和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职能,教育和培训由教育雇佣劳资关系委员会下面的教育与培训总署负责。各州都设有州教育与培训部。国家教育雇佣劳资关系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有关教育的大政方针,确定全国职业教育学历结构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证书和文凭的国家标准。州教育培训部则为州一级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州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国家教育培训总署是联邦政府下设机构,主要职能是代表联邦政府管理教育与培训。联邦政府制定的政策要通过教育培训总署落实,并具体对全国教育与培训实施控制,对各州、领地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协调、指导和监督,并负责每年的教育、培训经费划拨。国家教育雇佣劳资关系委员会下设11个产业委员会。产业委员会由企业主、工会及联邦政府、州政府代表组成。产业委员会负责以国家产业技术报告的形式向教育雇佣劳资关系委员会提供行业技术、技能需求分析,教育、培训现状分析,制定产业培训包、课程单元教学标准、培训规范与考核标准。产业委员会下面又设了行业顾问委员会,其主要负责组织、指导相应产业的培训包、职业岗位标准、培训单元教育标准及考核标准的制定。为了加强对各州职业教育工作的协调与指导,澳大利亚还成立了由教育雇佣劳资关系委员会一位主任、各州教育与培训部的一位部长组成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长级委员会,其职能主要是根据产业发展变化的要求,建立产业培训、教育发展规划,拟定新的教育培训方案,包括审议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培训包标准、专业和课程开发、国家产业技术报告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具体承办机构有TAFE学院、大学职业教育部、私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学院、大型企业培训机构。澳大利亚国家教育雇佣劳资关系委员会、州教育与培训部、国家教育与培训总署、产业委员会、职业教育部长级委员会、职业与培训的承办机构、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构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尽管其各机构都承担了职业教育中的重要职能,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产业委员会中的行业、企业,因为职业岗位标准、培训单元教学标准、培训包都是由行业、企业代表制定的,其它机构都是执行其标准及确保其执行的质量。这也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之所在。
我国职业教育分两大块。一块为中专,高职教育,由教育部管理,另一块为技校,包括高级技校、技师学院,由人事劳资社会保障部管理,两块各自构建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与标准。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混淆了社会对职业能力标准的认识。应将技工学校职业教育与中专、高职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并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的职业教育职能的委员会,理顺我国职业教育框架体系与运行机制,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与效益。我国也成立了许多相应的行业委员会,由各级科协进行管理,可他们的职能只是建立相互交流的平台、推广普及相应的行业技术,根本不开展也无法开展制定行业岗位标准、职业教育培训教学标准方面的工作。我们国家应进一步规范行业技术委员会的管理,指导完善其职能,促使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让其把工作重心放到职业教育标准制定的研究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行业委员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作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切合各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
澳大利亚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逐步改革了过去中学、职业教育院校和行业培训机构各自颁发资格证书的状况,逐步建立和采用了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任何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全国统一,并注重对职业实际技能的考核。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依次为一、二、三、四级证书及文凭、高等文凭。学员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全澳各州认可与通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主导权在产业委员会,是由产业委员会在组织人员到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由企业主、企业技术专家、产业委员会成员等人参加的研讨会确定的。研讨会先确定行业职业岗位标准,再由产业委员会召开由企业技术专家、职业教育学校教学专家、产业委员会成员、政府人员等参加的论证会,将职业岗位标准内化为职业资格培训标准或课程标准,从而确定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由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形成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企业开展的,因而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完全切合企业的需求,这也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之特色。
中国日前有多种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证书,有人事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教育部颁发的等级证书,有企业、行业的技术等级证书,各种技能等级证书标准都不统一,又互不认可,即浪费构建标准的人力、物力,又给企业人力资源部认定与管理带来了无尽的负担,挫伤了广大劳动者提高技能和取证的积极性,阻碍了崇尚技能的风气的形成,中国应加快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构建的立法进程,促使相关部门切合企业实际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使得广大劳动者有明确的职业成长目标,提高企业对技能人才管理与使用效益,致使崇尚技能、超越技能蔚然成风。
三、构建职业教育与中学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
在澳大利亚,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课程设置是彼此衔接、学分可相互转换与互认。澳大利亚国家资格证书框架如下表所示。在澳大利亚,高中教育就有职业课程,高中学生取得的职业教育学分可以充抵基础教育的毕业学分,也可转换为TAFE学院学习的学分。高中学生可以同时参加获取高中文凭的学习和获取职业教育资格证书的学习;TAFE学院的学生取得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相应的学分可以转换为大学本科的学分;同时大学里的学生(含硕博研究生)也可参加TAFE学院的学习。在澳大利亚,更值得称道的是学员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经过评估后也可以计为相应职业教育的学分,从而免修相应的课程。正因为澳大利亚有这样的教育衔接机制,所以澳大利亚高中毕业生并不把高考上大学作为最佳发展途径,只有30%的人参加高考,另外40%、30%的高中毕业生分别进TAFE学院学习与参加工作或当学徒。澳大利亚的人总是在大学、TAFE学院、工作岗位间不停地进行切换、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这也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