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
来源:互联网 sk009 | 周凤彩 甘肃省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四、探索创新教学结构的课堂操作
第一.创设一处情境
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资源,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音、语言提出可以引起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设置疑难,提出悬念,激发学生的参与渴望,引导从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人手,观察分析,积极探索,发现新知。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是直接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用来验证教师的结论,也不是把结论性的情境合盘托出,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因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人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在主动学习中,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第二营造二种氛围
1.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
创设师生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有利于解除学生的各种精神压力和紧张气氛,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各抒已见。学生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争论。让他们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即使在发言中出现错误,教师也要耐心指正,不能因为他们说错了而终止他们的参与。要求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勇于接受他们的批评。对学生争论的焦点,教师要给予恰当的点评并及时归纳、总结和升华。使全体学生在民主的争论中,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
2.协作学习的氛围
划分小组学习,学生以合作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新的发现。
采用小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了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了协作精神。当然,协作学习氛围的营造,小组学习不是唯一的形式。但不管是班级学习还是小组学习,教师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尽量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提供协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在不断的思索中,争论中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创新教学课的评价主要从是否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适合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教学结构模式;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否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营造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否认真进行了教学设计,实现了技能、智能、情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