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互联网 sk012 | 李敬 高峰 赵喜艳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研究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一)基础教育目标

  1. 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

  通过思想道德课程、计算机课程、外语课程、体育课程等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基本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切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学院开设的基础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平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育人这一舞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升华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获得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

  2. 加强爱的教育

  目前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不高,人性的缺失和偏颇等现实问题严重,加强爱的教育对人性既有善之升华作用,又有恶之约束作用。用榜样的先进事迹激励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升华。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的人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要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发挥教师育人的作用。教师要学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彼此尊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教师要彰显人文关怀,弘扬正气;学校要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设立师德标兵和教学示范岗,弘扬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校园氛围,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4.构建校园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对缔造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组织召开校园文化节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扩展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视野,也能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爱心。号召大学生多阅读一些人文经典书籍,通过专家、学者推荐形式,开展人文教育讲座,引导学生读书、读报,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为踏入社会奠定文化素养基础。

  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经验知识、能力知识、信息知识、情感知识等领域中积累知识的核心和思想的精华,帮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学会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专业理论认知目标

  1.增强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围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行实践教学改革,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精简理论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2.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建设

  实践教学能力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包括学校。能力的主体是影响和制约能力发挥和实现的要素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走“双师型”教师发展之路;而学校作为实践教学能力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学校的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践教学工作服务上面[5]。

  3.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建立个性化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整合教学资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理论教学为基础,实验训练为主,项目研究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和专业的结合,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密切联系社会,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更新实验项目,实践教学大纲体现学生专业需求,实验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教材不断更新,实验考试方式适合学生专业拓展。

  4.从科研中获取理论知识,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水平

  鼓励教师从科研中提炼实验课程项目,把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加深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实验,从课题研究与实验中领会理论知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专业应用技能目标

  1.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不断加强学校自身的办学活力,密切关注社会的动态、需求,增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改革,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更贴近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规划,是构建“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训练、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等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在职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院信息系开展的创新科技实践活动就为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必须重视产学研结合,它是高等院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6]。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校企、科研单位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利用各自人才培养的优势,把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3. 突破实验室的界限,建立实践课程群,转变传统的实验职能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知识掌握较为精深,而对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掌握较少甚至茫然无知,工作经验流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性,理论知识很难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突破教研室的管理界限,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置实践课程群,按学科方向组建实践课程建设小组、实践教学小组。课程实验由课程组负责,集中实践环节由学科带头人负责,按照本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以理论课为中心开展系列实践课程,转变实验室单纯的传统实验职能,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4.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制度

  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体现职业培养能力为主导,以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为辅的实践教学目标。

  (四)专业技术适用能力目标

  1.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团队

  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学生主持或参与教研、科研项目,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素质以适应岗位需要。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一方面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工程实践的良好环境,同时节省了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岗位技术服务。同时,面向企业一线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让企业为学生提高就业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适用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天然气工业《天然气工业》
《天然气工业》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179/TE,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安全环保...
光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技术》杂志,于197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160/T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器件与测...
证券法律评论《证券法律评论》
《证券法律评论》创刊于2014年,由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主办,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特约论坛,学术专论,案例探讨以及评论与建议等部分,收录了大量关于证券法律的评论文章。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杂志,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391/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农业工...
实用预防医学《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22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校卫生...
健康之路《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杂志创刊于2002年,是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保健协会、广东省医学会主办,为注重个人高端健康生活品质和追求高品味时尚消费的全球华人精英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