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认知策略发生了变化。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习伙伴除了通过会话,还可以利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学习者则使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获取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中,学习通过E-mail、BBS、ICQ等方式交流,可收集的信息十分有限,往往会导致认知的简单化。有关研究也表明,由于网上交流一般采用纯文字符号,而且慢于日常的对话节奏,因此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者往往显得冷漠、对问题简单化、绝对化。
最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和完善。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偏好某种或某些教学策略的学习方法,它源于学习者个性在学习中的定型和习惯化。学习风格多种多样,但无优劣之分。教学不是改变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而是促进其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很难针对每个学习者设计教学活动,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网络学习环境的出现使得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都可以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案。
(2)网络学习中教师的任务和作用
在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中,虽然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但教师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有位教育大师曾这样说过: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乃大师之大也。同样,在一个完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淡化,教师主要通过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组织学习进程,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从课堂授课转变为教学课件制作、提供学习资源、网上答疑,网上布置批阅作业、网上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等。
第一,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引导学习者使用资源库进行学习。主要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习者自己检索资源库中相关信息后进行知识建构。第二,教师补充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在课堂授课之外,学习者利用资源库进行补充学习,包括: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式(或者预习式)的自主学习;将资源库信息作为自己做作业时的参看资料;当课堂学习不成功时(没有听懂或者没有上课),通过资源库系统进行补课式自主学习;对课堂中涉及到的但不是课堂讲解重点的,自己又很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式的自主学习。最后,远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网上交流定时给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反馈。
(3) 学习资源、学习媒体、学习环境的分析
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主要依靠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进行学习,首先要拥有学习资源,选择好学习资源,就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媒体是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媒介,这里包括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环境的支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交流,不必拘泥于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能有效的实现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个别化,为大面积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相结合,可以虚拟教学课堂的现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及课程的进度。
四 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探索自主学习模式
基于Internet资源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项学习活动,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有很大不同,这不仅表现在学习者与教师的地位与角色中,更主要的表现在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传统学习模式强调学习的结果;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侧重于培养学习者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学习模式侧重于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
1学生应具有的自主能力
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自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应具有:(1)运用信息工具及网络功能的能力,学习者要能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和网络通讯软件并能熟练掌握网络的基本服务功能。(2)主动获取与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者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发现信息,在众多信息中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网络中获取信息不仅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方法论问题。学习者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以及评价和筛选信息的方法。(3)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者在学习中不仅要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也要具备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者在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与同伴相互帮助、相互提示、相互争论、分工合作,有利于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
2 基于资源自主学习的一般步骤
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更适合于信息时代网络化社会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如下图1所示。
(1) 教师发布课程信息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 公布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使学习者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
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公布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并公布教学大纲和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习后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在这里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我调控,能主动运用和调控元认知、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其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我导向,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使学习彰显出个性化色彩。
第二 在新闻公告栏中发布有关本课程的重要信息。
在此,教师提出问题,确定主题,选择主题要有意义,最好选择对学习者有挑战性的问题、事件或情境,以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同时把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利用获得的资源能够解决问题。
(2) 学生自主学习
在此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和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制订计划表,具体安排自己的学习。比如,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和特点选择学习内容,自定学习速度;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提示,确定自己所能达到的学习层次等。另外,学生要学会在网上搜索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与组织。
(3) 教师应定期组织网上论坛
“讨论区”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特设的园地,它为教师提供一个发布信息与学生交流讨论、组织远程教学的场所;为学生营造一个集体的氛围,学生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交流,可以接受教师的指导,与教师进行交流。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对学生阅读思考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在教师所提供的网络氛围里多感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4)网上作业、考试及评价
学生学习完后,教师会留下作业,让学生依据学习巩固刚学的知识,并且要进行考试评价。平时评价以作业为主,教师批改作业后,反馈信息,以便于学生下一步学习。一门课程进行完后,还要进行综合评价—考试。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评价通常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形成性评价采用网上考试的方式记录学习者的平常成绩,并通过考试结果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总结性评价大部分采用 传统笔试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