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互联网 sk005 | 雷励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初中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图1
这是,有的同学会突然有很多的想法,如图2,边数减少1,内角和减少180°;图3,边数不变,内角和也就不变。

图2

图3
对以上三种情况,教师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继续进行思考,最终发现三角形具有特殊性:内角和不变或者增加180°。
上述问题从表面上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其实质是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和疑问,然后在对此进行回答。因此,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思考的意识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而且能够很好的利用科学的思考方法,从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四、结语
独立思考是学生能够学好数学的有效保障。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其组织者、倡导者以及合作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放心大胆的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 梁国钊.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构想[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S3) .
[2] 魏红. 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7,(07) .
[3] 罗朝述. 试论独立思考的意义及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10) .
[4] 郭珍贞.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08) .
摘要: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而言,其更注重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有限的,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现状以及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
一、数学教学中初中学生独立思考的现状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的弊端还是遗留了下来,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一般情况下,优异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相对来说较强,独立思考能力一强,那么学生将学习起来更轻松、更有效。虽然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非常明白,但是在实际应用却少之甚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稍微有些难度的问题,只有少数的学生在进行思考,有一部分学生一见到难题就等着教师的讲解,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学生要是教师逼的紧的话,就会请教同学,让他们讲的详细点,省的自己思考。例如:

已知:如图,△ABC中,AB=13,BC=14,AC=15,矩形DEFG 内接于△ABC,DG在BC上,设EF=X,矩形DEFG的面积为Y
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此时教师可以看到,台下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在拿着笔思考,有一部分学生看着黑板也作出思考的样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等着同学或者教师结论。因此,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出要求,分类指导,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从实践中可以得出,独立思考和学习效率成正比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其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越强,当然在初中阶段也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优异,但是数学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不强,那么这些学生就属于刻苦类型的,他们没有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学习的轻松和愉快。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其肯定具备很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又能够转化为良好的意识能力,从而能够保障独立思考活动的顺利进行。数学这门课程要求要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较好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级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采用“放”的方式为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实践;采用“激”的方式对中等生提供适合此类学生的题目从而逐步对他们的独立思考习惯进行培养;采用“诱”的方式为差生提供鼓励从而使得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适当的为学生举一些著名的独立思考的成功人士,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欲望。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