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实现教师角色转型的途径——教师自主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方式,适时进行角色转换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新角色,促进学习者自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实现自己自主。
Little(1995)认为,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自主是互相依存的,所以要促进学习者自主就要在教师培训中实现教师自主。Breen and Mann (1997) 认为,为了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教师必须相信学习者返回自主的能力,为了开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必须识别和坚持自己自主。
伴随着人们对自主学习中教师作用的关注,催生了教师自主性概念的出现。Little(1995)文章“学习如对话:学习者自主取决于教师自主”把教师自主性的概念正式引入第二语言教育研究。他将教师自主解释为自主的职业行为能力,认为成功的教师的自主性体现在他们对于自己教学工作的个人责任感,他们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分析,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和认知,并善于利用课堂的自主空间。Barfield等(2002:220)将教师自主定义为“关于教学如何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连续探究过程”。Aoki(2002:111)依据学生自主性的定义来推出教师自主性的定义“如果学习者自主性是对有关自己学习的事情做出决策的能力、自由和责任,教师自主性就可以定义为教师对有关自己教学的事情做出决策的能力、自由和责任”。 Huang(2005a:206) 把教师自主性定义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在教学中的学习进行控制的意愿、能力和自由”。教师自主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一种教师能力,也包括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自主的目标是为发展学生自主。
不同的学者对于教师自主的定义各有侧重,综合各家之说,教师自主涉及三个方面即意愿、能力及行为。自主学习范畴内的教师教学,其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过程,是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为目标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及学习承担责任的意愿,从观念和态度上接受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负责,其次不断提高自己进行自主的职业行为的能力,以及从事和发展自主的职业行为 。所谓自主的职业行为,即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行使自主权,这些职业行为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进程、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这种自主权的行使并不与学习者自主相矛盾,它是以促进学习着自主为前提的一定程度上的教师控制。总的来说,教师角度的自主涉及教师在实际中的角色。
Breen和Mann(黄景,Phil Benson2007:12) 总结了倡导自主的教师的三个方面的特质即自我意识到教师也是学习者、信赖学生和有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欲望以及六种相应的课堂行为即充当资源、分享决策、促进协作式教学行动、处理和承担因课堂革新而带来的风险、耐心等待、创造和利用有利于发展学习者自主性的机会和获得同事支持。
要实现教师自主,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自己自主的意识和观念。教师要明确自主学习的实质,明确自己在学习者自主学习中所处的地位作用,相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愿意在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学中进行决策、承担责任。其次,要具备丰富的语言习得规律的知识。教师只有在掌握了各种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情况下,才能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进程、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决策。第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教学和学习是动态的过程。为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而有效的反思,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监控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制约或支持学生的思维和行为(Smith,2001.引自钱晓霞2005,6)
六、结语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而在发展学习者自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与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相比,教师的地位不再基于单一的权威,角色开始发生转型。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不是被削弱了,而是被多元化了;教师还应意识到发展学习者自主对教师的创造力要求更高了,为此要积极培养教师自主。教师只有自己的自主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自主。
参考文献:
[1] Aoki, N. Affect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 [A]. In J. Arnold (e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 Cambridge: Cup, 1999: 142-154.
[2] Aoki, N. Aspects of Teacher Autonomy: Capacity,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A]. In P. Benson & S. Toogood (eds.)
Learner Autonomy 7:
Challenges to Research and Practice [C]. Dublin: Authentik, 2002:110-124.
[3] Barfield, A., et al. Exploring and Defining Teacher Autonomy: A Collaborative Discussion [A]. In A.S. Meckenzie & E. McCafferty(eds.)
Developing Autonomy [C]. Tokyo: JALT CUE-SIG, 2002: 217-222.
[4] Cotterall, S. Key Variables in Language Learning: What Do Learners Believe About Them? [J].
System, 1999, 27: 493-513.
[5] Ellis, G. & Sinclair, B.
Learning to Learn English:
A Course in Learner Training. [M]. Cambrig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6] Esch E. 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methods [A]. In R Pemberton et al (eds.).
Taking Control: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C].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35-48.
[7] Huang, J. Teacher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 In K. R. Katyal, H. C. Lam & X, J, Ding (eds.)
Resaerch Studies in Education,
Volume 3 [C]. 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2005a:203-218.
[8] Little, D. Learning as Dialogue: The Dependence of Learner Autonomy on Teacher Autonomy [J].
System, 1995,23(2): 175-182.
[9] Littlewood W. “ Autonomy”: An autonomy and a framework [J].
System, 1996, 24/4:427-435.
[10] Richards, J. C. and Ro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1] Voller, P. Does the Teacher Have a Role in Autonomous Learning? [A] In P. Benson & P. 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C]. London: Longman,1997:98-113.
[12] 江庆心. 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J]. 外语界, 2006
(2).
[13] 钱晓霞. 试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教师自主 [J]. 外语界,2005
(6)
[14] 李红. 学习自主性与中国英语教学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10):24-26.
[15] 黄景,Phil Benson .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