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美国“教师教育资助项目”及其对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启示
美国“教师教育资助项目”及其对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 sk009 | 贺红风,魏登尖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美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资助项目;免费师范生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第三,“学生完成一个教师教育资助要进行义务教学服务。受资助者若在一年的合格教学后,希望继续学习并申请获得第二个教师教育资助,在此学习期间,若是学生能兼顾全职教学服务,则在继续学习期间的全职合格教学也可算是义务教学服务。”那么毕业后,受资助者要完成又一个4年义务教学服务以及前一个4年教学服务中留下未完成的教学服务。如工作一年后继续读硕士的,且硕士学习期间又继续全职教学的,则还需义务教学服务1(4-1-2)年,硕士毕业后还需服务5(4+1)年。

第四,“若是学生完成一个教TEACH资助项目并在毕业后直接完成了符合标准的4年义务教学服务,当再次申请获得TEACH资助项目,其义务服务年限依然是4年。”这样学生接受的两次TEACH资助项目是完全分开独立的,互不影响,“不存在第一次接受TEACH资助项目所完成的义务服务可以抵消第二次的义务服务的情况。”

三、“TEACH资助项目”的特点与影响

(一)“TEACH资助项目”的特点

时至今日,美国全国范围内现有935所高校参与到这个项目,努力为“准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TEACH资助项目从实施至今已有4年,作为美国鼓励教师教育的一个新路径,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人性化的政策选择制度。该项目的具体政策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不仅准入机制有较大的灵活性,退出与约束机制亦是如此。(2)有力的法律保障。2008年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共同决议案制定了在美国大学学费减免与入学法案确立了该项目的法律地位,自此之后受到了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3)政策导向性明确。该项目自实施起就有明确的政策目的,就是为美国师资匮乏的地方培养优秀教师,教育部每年颁布《年度全国师资缺乏地区名单》,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业去向。

该项目是美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一个新路径,其实施对美国的教师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TEACH资助项目的使命是为最需要教师的地方培养最好的教师,是美国教师教育的一种新路径。[10]

(二)“TEACH资助项目”的影响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实施之后,对美国的教师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该项目真正缓解了美国一些地区师资匮乏的现象。教育部每年都会颁布《年度全国师资缺乏地区名单》(Department of Education’s Annual Teacher Shortage Area Nationwide Listing),享受了TEACH资助项目的毕业生可从中选择任一学校就业,完成他的4年义务教学服务。这样不仅明确了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去向,也能达到为师资匮乏地区培养优秀教师的目的。其次,该资助项目的实施为保证了教师培养的质量,真正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发展。TEACH项目对培养职前教师有严格的标准,自项目实施至今,只有20%的受资助者能保持学业达标。[11]

四、“TEACH资助项目”对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TEACH资助项目”是旨在培养优秀的教师,解决贫困学校紧缺学科师资的重要举措,其对美国的教师教育及贫困学校的师资问题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与我国大致同一时期提出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2007年5月,我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正式颁布(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有过明确论述,即“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12]免费师范生政策也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重大变革。其主要措施是免费师范生在校四年期间免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必须回到生源地从事教育行业十年以上并到农村义务任教2年,其享受的资助与毕业后的工作都受到地域上的限制,学生毕业后的后续教育是封闭式的只能工作半年后申请读教育硕士。由此可知,美国教师教育资助项目与我国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有很多相似之处。针对此,美国TEACH资助项目对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具有可借鉴之处。

首先,人性化的政策选择制度。制度的制定如果遵循人性化的原则,能够在范围上做到最大程度的开放,为其惠及到的人群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那么这项制度必然受到更多的支持和赞同。TEACH资助项目允许申请资助的学生在完成4年义务任教之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资助暂停。免费师范生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在就学院校及专业选择上,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用人单位在毕业生选用上,均有较大的自主权,这些权利都应予以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从事教育行业,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其次,有效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是对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抑制性反应的产物,它通常表现为为一些特定的行为主体制定限制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并监督这些规则的执行,对可能发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行某种形式的惩罚。人是有理性的且总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单方面的激励难以有效遏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必须在激励的同时进行适当的约束。TEACH资助项目有非常有效的约束机制:倘使受资助者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完成服务协议规定的8年内完成4年的在贫困学校紧缺学科任教的义务服务,或是受资助者在学业成绩上不能保持达标,那么申请人所获得的资助都将被转为斯塔福联邦直接贷款,且这些贷款从申请人接受资助的那一刻开始算利息。若受资助者毕业后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则其四年服务可延迟时间完成。其可能出现的情况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一个学生完成一个TEACH资助项目后,其后续的再教育可以再次申请获得教师教育资助,这样,受资助者就要完成双倍的义务服务。而我国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教育,只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只要他们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就能保证他们 “有编有岗”,但是,国家对他们在四年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 、平时表现等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求能毕业就行, 这无疑给他们留下了很多的活动空间 。在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督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偷懒搭便车等败德行为难免发生 为此,国家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给予那些不积极上进的学生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增强免费师范生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规范其行为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灵活的退出机制。美国TEACH资助项目的退出机制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资助者若想主动放弃TEACH项目的资助,那么其之前所享受的资助都必须以斯塔福联邦直接贷款的还款方式退回;二是倘使学生毕业后不直接工作,而想继续教育方面的研究生学习,那么学生的义务服务时间可以延期完成,且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再次申请TEACH项目资助其硕士期间的学习;三是,在受资助者毕业后的义务服务年限是8年内完成4年的教学任务,受资助者可自由支配自己的服务时间与区域。而我国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则规定,免费师范生必须在本科毕业后回到生源地任教10年,不得报考硕士研究生,只能工作半年后申请读教育专业硕士。虽然,协议规定倘使学生要违约,学生必须以150%的比例还款,且记录不诚信档案,如今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即将面临毕业离校,依然没有一例免费师范生违约成功的例子,更不说那在校的不想继续以免费师范生身份读大学的学生。免费师范生政策有针对两年后其他专业师范生转入成为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却没有真正相应的合理有效的免费师范生转出的退出机制。为此,免费师范生政策应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建立动态的转入转出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健康必读《健康必读》
《健康必读》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38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验交流、...
中国钨业《中国钨业》
《中国钨业》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236/T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国外动态、...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月刊)创刊于1983年,邮发代号:4-646,由中国化学会、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刊载物理化学、无...
中国远洋航务《中国远洋航务》
《中国远洋航务》(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主办。刊登航运、物流和港口的各类船期公告,瞄准航运市场热点,及时地提供物流运输、经贸、运价等方...
安徽林业科技《安徽林业科技》
《安徽林业科技》杂志,于195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314/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决策参...
新疆医学《新疆医学》
《新疆医学》综合性医疗卫生刊物。重点反映新疆医疗卫生科研成果和疾病防治经验,介绍国内外医学科学进展,帮助各级医务工作者提高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加强学术交流,...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