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引人思考的问题少。因为新课程反对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提倡启发式。所以教师们大多数注意对学生进行提问。问题大多是“是不是”,“对不对”,“懂了吗”,“谁来回答?”有的还出现“满堂问”,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第五,忽视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表层的意义,忽视了对知识内涵的分析和本质的探索,忽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急于讲应用,盲目讲应用,不分析,不研究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结构,重结论轻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进而不能实施新旧知识的有效链接,以致无法同化和融入到原有知识结构之中。
三、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面对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和政治课教学的低效现象,我们不得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改进我们的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增强政治课实效性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1、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 为实施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新课程确立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重新进行审视和探究,新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只有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新课程理念,才有可能大胆实施有效教学。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
政治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求教师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导游”的角色,带领学生领悟政治课的魅力,欣赏无尽的风光美景,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不放任学生随意发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和点拨学生,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师胸有成竹,学生欣然往返,双方受益无穷。
3、重视教学民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爱你了,自然也就喜欢你的课了,也就乐意与我们配合上好每一节课。因此,我们要实现有效地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做到教学民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人。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我们首先必须具备爱学生的心理素质。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尊重、关心、爱护,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也是思想品德教师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理解、信任学生,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教师来说,理解、信任、期望的情感能增强教育作用。再次,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作为政治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对学生要从思想上多引导,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情感上多亲近,不断增加“感情投资”,让学生们在浓浓的师生情中奋发学习 。
4、优化教学模式,体现教法的新颖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应尽可能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以新颖的最合适的教法,来求得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最好的教学实效。
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活动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多媒体、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用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教育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5、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自觉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的能力。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是案例,也可以是非案例;可以预先创设,也可即兴创建;可以是寓含知识的,也可以是寓含思想、道德与哲理的,它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主要形式主要有语言、音乐、幻灯、影像、图表、漫画、案例材料、诗词等等,用于课堂导入、重难点突破、教学小结与反思等等。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思考、总结、反思,在情境的教学中,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6、巧用多媒体教学,让政治课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我们主张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手段有机组合,以精、简为原则,突出教学主题,做到艺术性、教育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7、优化教师形象,做到以身立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的人,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没有嫉恶如仇的正义感,没有严格的纪律性,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便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的有关理论常识,想叫学生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恐怕是异想天开。
老师是智慧和道德的典范,中学政治教师是学生在政治上的启蒙者,教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处处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每个政治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用自己出色的工作和模范行动,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把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