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角色冲突促进了男女两性的对话与两性和谐局面的形成。冲突是发展的阻力,但当冲突得到控制、矛盾得到调和的时候,冲突就会成为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表现在它促进了男女两性的对话。由于女性眼中的性别差异不同于男性眼中的性别差异,导致两性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存在着许多的天然差异,这种差异会随着男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有所缩小。显然,这种可能性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男女两性来说是比较小的,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女子无地位”的封建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农村可谓根深蒂固,在长期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为主流思想的农村社会,男女两性的平等对话不可能建立。在女工角色冲突的推动下,家庭务工行为逐渐具有同步性的特征,使得农村男女双方同时受到城市先进文明的熏陶,农村男女两性差距逐渐缩小,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农村社会,开始重新审视农村男女两性关系,两性之间开始越来越多地对话,相互的理解、谅解和体贴逐步加深,两性和谐发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景也就更加明朗和清晰。
再次,角色冲突激发了女工潜能的发挥。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被开发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女性的潜力,尤其是农村女性的潜力更是被深深湮没了。进城务工行为,为农村女性成为流动女工争取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农村女性的潜能逐步得到发挥。在认识和解决双重角色冲突的过程中,自然和历史赋予女性的潜能在女工的角色扮演中逐步被发掘。角色冲突有意无意地促使角色扮演者提高素质,科学安排时间和角色空间,调整角色分工,改善行为方式,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不仅对女性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大有裨益,还能大大提高农村家庭生活水平(有资料显示,有一半的农民工把自己收入的一半寄回或带回了家乡,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村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流动女工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促进农村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黄卫伟,王凤彬,焦叔斌,杨军译.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205-208,210.
[2] 吴贵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3] 佟新.中国女工的历史命运.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EB/OL],2006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