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来源:互联网 sk001 | 苏国晖 吴智文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毕业生与年俱增,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用人单位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解决这种反差的途径在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具有就业和发展的能力,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本文通过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总结了一些主要经验和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不但极大的提高了整体的人口素质,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一方面,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特别是在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上,出现了企业“有岗无人”的现象,出现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巨大的就业“鸿沟”,而且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种“有工没人做,有人没工作”的巨大差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迫切的感觉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研究成果传入美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以及研究对象的差异,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学术观点。本世纪初,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在我国悄然兴起,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不断受到专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的重视。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其所指的对象包括学生、失业者残疾人以及其他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源于为政府的公共政策服务,这与我国对“就业能力”的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政治经济背景是不同的。国内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有着较大的关系。

  国内很多学者在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上,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根据工作实践以及国内的实际情况,郑晓明关于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得到了较多人的肯定,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学者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能力不是独立于个体拥有的其它能力以外的一种特殊能力,而是个体现多种能力的集合。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它不但强调大学生在毕业时的寻找就业单位、同时被用人单位所录用的能力,更包括大学生保持其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

  正因为就业能力的综合性,关于就业能力的构成,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在国外,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即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

  在国内,辽宁师范大学的张丽华等认为就业能力的结构由五个维度构成,即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上海公共行政与人才资源研究所汪择认为就业能力由三部分构成:基础技能(包括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数理运算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个体管理技能(包括显示积极态度和行为的能力、负责任、适应变化、不断学习、安全工作等方面)、团队工作技能(包括和别人一道工作、积极参与项目小组等方面的能力等)。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和发展的要求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就业岗位增长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迅速,社会就业岗位不断演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经验的用人取向。在这种“十面埋伏”的就业压力之下,提高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是顺利实现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关键一步,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另外,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当要在就业的时候顺利获得工作,还要有能力在岗位上获得个人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新的时代变革中,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主力军,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必然要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因为它能够使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和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并且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难,让有限的职业资源增加效率和收益,同时,增强自己对职业生涯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具备一种让自己实现持久、高效、平衡的职业生涯的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当前,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明确提出每年都将定期公布各高校的一次就业率,对就业率低的学校和专业予以黄牌警告、限制招生直至停止招生。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学生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事实上也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我们看到,近年来,各高校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关键在于了解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关注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与之相适应,学校就着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结合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专业和课程设置做出及时的调整,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这促进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高等教育通过对大学身的就业能力进行强化,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才利用效率的需要

  高等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等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谋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包括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合格毕业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优秀“个体”,社会则要求“个体”能在立足于社会的前提下,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群,进而形成大小不一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从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社会来说,具备良好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将使自己的职业更加科学定位,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就业问题,在施展自己才华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云南农业科技《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业科技》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042/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庄稼医...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杂志,于197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440/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36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论...
初中数学教与学《初中数学教与学》
《初中数学教与学》杂志,半月刊,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扬州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由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主办,被知网收录,出版地吉林。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杂志,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358/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