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宗教观教育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宗教观教育
来源:互联网 sk006 | 权麟春 许冲 林志鹏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大学生    宗教观     教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二是道家。道家的人生智慧是一种避世、隐世的伦理智慧。因为儒家入世的机制如果没有某种超越的机制,人就无法安身立命。正是由于入世文化中的各种人生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难以克服,难以避免,道家才得以产生。道家遵循的逻辑是愤世—厌世—隐世—玩世—顺世,以消极的人生态度追求绝对的自由,但身处世而心逍遥,造成了心与身的分裂。对现实过度的批判与不满,将人生由愤世引向了厌弃这个世界,于是不是想着改变这个世界,而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避世,进而玩世不恭,游戏人生,游戏现实,而这么做的结果是反而是以消极的态度顺应了这个世界。所以,道家是宁可逃避这个现实世界,也不改变这个现实世界。最终的顺世与儒家的入世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曲径通幽也。道家的思想之所以不能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主流,是因为道家的思想只能是用生,不能用世。只能是那些不满现实的士大夫和政治失意者所信奉,成为他们批判现实而又自我解脱、安于现状的精神寄托。尽管如此,道家充满着丰富的人生大智慧:“道法自然”、“无为而不为”、“以柔克刚”、“知足不争”、“不为天下先”、“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故“上善若水”等哲理。但对“身”的过度关注从而走向了极端,不仅明哲保身,而且追求长生不老,道家演化为道教。

  三是佛家伦理。佛家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出世的伦理智慧。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避世在理论上难以解决德性与幸福的关系问题,而佛家伦理“因果报应说”、“三世轮回说”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间一到,马上就报。”所以,佛家伦理是中国伦理精神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自汉传入中国,便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逐渐盛行,是由于很好地完成了中国化,与儒家伦理予以调和,实现了创造性的改造和转换,与现世的伦理至少没有牴牾。儒家“人人皆可为尧舜”,竺道生提出“人人皆有佛性”;儒家“我欲仁,斯仁至矣”,佛家“佛向心中觅,莫想身外求”,不需“定慧双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自觉”、“自度”,最后的目的是“觉他”、“普度众生”。但是在佛家看来,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苦(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肉体是痛苦的来源,否定肉体才能解脱,否定现实人生才能解脱。现实的人生是暂时的、有限的,只有在彼岸中才能够获得真实和永恒。“四大皆空”“诸法无我”,和道家一样,同样以“无”消解人生中的痛苦和现实中的各种矛盾,最终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圆寂”。这种以出世的佛家伦理不能解决中国社会根本性的问题,更不能提出家国一体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实施方案,注定了也不能成为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主流。

  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既不是儒家伦理智慧,也不是道家伦理智慧,又不是佛家伦理智慧,而是三者的生态有机统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大融合,构成了中国伦理思想的人生智慧。儒家提供的是入世的人生智慧,道家提供的是用生的人生智慧,佛家提供的是出世的人生智慧。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而且又有道家的人生大智慧。在世俗世界中难以克服的利益冲突,可以在意义世界中找到答案,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衡。同时,使人自身得以超脱,心灵得以洗礼和升华。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中国人都能安身立命,进退自如。得意时是儒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意时是道家,“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绝望时是佛家,“看破红尘”,“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入世—避世—出世,三角形的稳定性,形成了中国人的自给自足的伦理精神结构,自身之内有其需要的道德因子,各因素之间又能达至平衡与和谐。所以,就能具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人文情怀。可以看出,中国人不需要宗教,这就是大部分中国人不信教的根本原因。西方人在宗教中追求生命的永恒与不朽,而中国人在伦理中追求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循序渐进,进而追求人生的圆满和永恒。

  三、让学生参与讨论,以解决大学生该不该信教的问题

  学生明白了“大部分中国人为什么不信教”这个问题后,落脚点就放在了 “大学生该不该信教”这个问题上,思维逻辑是大学生群体属于中国人这个大集合的一部分,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而喻,就是要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这时,让学生阅读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对宗教方面的论述,自学完之后引导学生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宗教的本质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的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的产生根源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最初是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和抗议,而后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宗教是以虚幻的形式达到虚幻的人生超越,体现出对现世人生矛盾的无奈和无力。所以,是以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人生、对待人生。

  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一段材料,让学生阅读和深思。材料如下: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不可谓不辉煌,自汉流入后,佛教便在中国逐渐大行,其影响力之大,到大唐,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居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不是儒家,而是佛家,韩愈排佛几乎被诛便是证明。正是由于这样,给中国后来封建社会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封建社会后期,无论帝王们如何殚思竭虑,却无力回天,终是“落日的辉煌,百年无长歌”。尤其在盛唐,不乏佛学大家,也不乏诗词巨匠,但唯独缺乏思想、哲学和伦理方面的大师,可以说像先秦、宋明时期那样的大师,在唐代却一个都没有,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它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沉痛教训。佛家伦理应负一份推脱不了的责任。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对这段历史缺乏真正地有深度的反思。⑦

  阅读完这段材料之后,让学生讨论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这种以出世的佛家伦理不能解决中国社会根本性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思想理论,只是让佛教任意的发展,会给日后的社会埋下祸根,注定了也不能成为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主流。

  经过这段材料的铺垫以及抛砖引玉,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大学生该不该信教?然后教师总结,并适时的点拨。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老师对“大部分中国人为什么不信教”问题的讲解,解开了他们心中的谜团。作为大学生要以学业为重,不应该信教,要以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吉林医学《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杂志,于195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11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医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月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西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电镀与精饰《电镀与精饰》
《电镀与精饰》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096/TG,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生产实践...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746/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班主任《班主任》
《班主任》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125/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铁路文艺《中国铁路文艺》
《中国铁路文艺》杂志,月刊,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