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各基层党校在培训农村党员中,偏重于党的方针政策培训,党建业务培训较少,法律知识培训较少,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较少,职业技能培训较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则局限于某一个项目或某一项技术,缺乏普遍指导意义。从抽查情况看,67%的调查对象认为要着重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培训,75.3%的调查对象认为要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4.3%的调查对象认为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41%的调查对象认为教学资料种类不丰富,32.8%的调查对象认为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和农民需求。
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各基层党校在培训农村党员中,多集中培训、少分散培训,多以会代训、少专门培训,多口头讲座、少资料辅导,多课堂说教、少实践锻炼,多“填鸭式”灌输、少研讨性教学,多本土教学、少外出参观学习。调查统计,全市50%以上的镇(街道)无教学实践基地,有的没有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从抽查情况看,75.3%的调查对象认为党校教学局限于集中授课,认为教学形式活泼、有吸引力的调查对象只占27%,31.5%的调查对象认为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4、教学手段缺乏先进性。晋江市38家党校中尚有3家基层党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基层党校会堂布置不规范(有2家没有挂置党旗,有3家基层党校规章制度没有上墙),个别基层党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柜资料不全,办公室过于混杂。
5、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农村基层党校教师基本上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中96%以上是本地的党政领导和党员干部,有的党校无外聘教师。这些人员往往因单位变化或岗位调整而退出教师岗位,流动性很强,师资力量良莠不齐。
6、教学评估缺乏科学性。一是教学评估活动少。调查统计,全市87.5%的基层党校没有开展过党课评比活动,教学效果的测评活动则更少。二是考评方法内容不科学。局限于年终考评,平时检查督促少,考评内容笼统,局限于某个方面,缺乏全面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考查考核指标。从抽查情况看,31.5%的调查对象认为考核不正常。
二、加强基层党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1、加大硬件投入,规范办学制度
各镇(街道)党委、非公企业党委应切实把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大硬件投入,使基层党校的硬件设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基层党校工作顺利运行。
2、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各基层党校要注意科学制定全年计划,坚持按需施教原则,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干部培训的新思路,全面准确把握基层干部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着力构建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符合干部实际的党校教育模式,发挥优势,不断强化基层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特色和作用。
3、深化教学改革,着眼培训实效
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是党校教学的永恒主题。各基层党校要积极推进培训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模式上,要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坚持把课堂教学、外出考察、本地调研、学员相互交流以及撰写工作体会文章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
4、整合教学资源,拓宽办学思路。
首先,要善于整合校内资源。有效整合科研、信息化、行政后勤队伍等各种资源,使党校的各个方面都为教学服务,为推进党校工作上水平服务。其次,要善于整合党校系统资源。加强与市委党校的沟通与交流,提前通知办班教育的基本思路、课程需求等内容以提高培训实效性。再次,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开放办学进程,面向社会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组织人事等党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外地党校的交流协作,为党校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要善于组建“兼职”师资队伍。从上级党校、党政领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村(社区)主干中发掘优质教师,为基层党校的培训提供师资保障。要推进基层党校管理创新,尽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5、发挥示范党校辐射作用,提高基层党校整体水平。
基层党校示范点规范化建设明显优于其他基层党校。要继续推进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校要加强探索,不断创造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其他党校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示范党校的成功经验,立足本地实际,不断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全面提高我市基层党校整体水平。
三、基层党校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端正指导思想是前提。
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服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市委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教育阵地固定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和一校多用原则,按照有利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立足发展、因地制宜、适度超前,进行规范化建设,为我市持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提供固定阵地。
(二)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
各级党组织要以确保干训计划完成为目标,切实加强对基层党校的领导。要把基层党校建设列入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定期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党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市委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基层党校的宏观管理,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相关部门在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中应发挥各自作用。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统一协调、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校建设健康发展,为实现我市又好又快发展,支撑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政治建设和人才保证。
(三)严格标准要求是根本
加强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关键是要有科学统一的标准,按照标准严格抓落实。为此,市委制定了《晋江市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标准》,各级党组织要立足长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认真对照、逐项落实。在落实中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要根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突出党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基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到党校授课。要建立基层党校干部培训师资库,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把上级党校、周边地区、省市直部门和有关高校优秀师资的资料搜集起来,促进优质师资资源共享。三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要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框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四是经费保障建设。要将基层党校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要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建立专项经费,确保基层党校建设项目和重要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