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 sk001 | 姚静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公民道德教育;新加坡;中小学;目标;启示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新加坡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制定和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好朋友”计划、关怀与分享计划等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的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上开展的“忠诚周”、“孝顺周”、“礼貌周”、“睦邻周”、“清洁周”等特别周活动,旨在从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

  4、营造一个以学校为中心、呈辐射状的全方位“道德教育”网络

  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功能的同时,有效地利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企业内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实施体系具体表现为:1)建立各级政府领导下的学校的一体多元道德教育管理体系、网。学校、社会、家庭、大众传播媒体在道德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强化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青年之家、体育场馆、俱乐部等的教育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意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突出作用;2)发展完善的学校德育运作机制,使道德教育课、各科教学、特别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体验学习”等活动都相互作用,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3)通过兴办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与父母讲座、增设家庭课堂、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辐射学校的作用;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协作、为企业奉献”的企业精神,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提高职工思想素质来推动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此外,学校还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与各种社会团体的有益交往。

  5、公民道德教育法制化、制度化

  新加坡政府通过严格的法制管理和社会政策引导的方式,保证和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秩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新加坡政府雷厉风行,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量内容纳入了法治的轨道。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随地大小便、便后不冲水、乱涂乱画、随便攀摘花木、公共场所抽烟等内容,都有立法规定相应处罚,并严格执行。且罚款项目多,数额大。例如,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罚款500新元,等等。政府通过立法使传统道德和风俗法律化和制度化,使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稳定成为社会稳定和文明的基石。

  在中小学生的管理方面,新加坡中小学都有严格的校纪校规。无论校内校外,严厉禁止下列各项行为:抽烟,随地吐痰,赌博,乱丢垃圾,涂写墙壁,破坏公物,说粗话,喊叫、吵架,说谎、偷窃,浪费水电,等等。此外,还对校服、仪表、饮食等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在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相结合方面,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动手打扫卫生,小学生要打扫本班教室和规定的清洁区,中学生要负责清洗学校的厕所。新加坡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不仅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而且把包括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以详尽而颇具操作性的法律条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四、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构建德育方法体系方面,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善于从本国实际出发,既注重东方文化传统,在课程内容上大量吸收儒家伦理的精华,同时借鉴西方较为先进的德育理论和方法,不断加以改进、创新,建构了一套适应本国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德育方法。

  一是文化传递法。教师利用实例、生活事件、故事、诗歌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或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道德情境中,并通过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等活动教学法,把过去积累下来的某些优良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辨别正误,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思想。这种方法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参与,对于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是价值澄清法。这一德育模式在新加坡中小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采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每天都要碰到许多价值的冲突和抉择。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或别人的道德或价值观,并确立自己的道德或价值观。它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重视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通过认清问题、衡量利弊、考虑后果、珍惜选择和采取行动等五个步骤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力。

  三是道德认知发展法。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从道德知识的被动承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参与者,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的选择和应变能力。教师呈现道德情景时,让学生假设身处当时的困境中,诱发道德冲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解决办法、说明原因,并倾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然后做出选择,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其道德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设身处地考虑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易地而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朋友等的生活情景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这种方法是由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来达到教学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很注意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由浅人深,由表及里,教育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为了便于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学校提出了“六顺”、“七结合”的教学原则。“六顺”是:一顺情,即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动之以情;二顺理,即要求在讲授中晓之以理;三顺性,即针对不同的个性和特性进行教育;四顺势,即根据不同的形势提出适时教育;五顺利,即因势利导;六顺真,即讲真话,实事求是。“七结合”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德育与生活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结合;物质奖励与荣誉感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大节教育与小节教育结合;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结合。

  五、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和新加坡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交汇,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融合东西方价值观,建立本民族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

  新加坡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日益蜕变,西方倾向加剧。新加坡提出了在技术上依赖西方,在精神文化上固守东方的方针,在东方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吸收西方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东方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儒家伦理)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创造出了融会东西方文化精华的新加坡文化,在经济、国家管理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双月刊)(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审批,由首都体育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体育类学术刊物,主要刊载体...
分析试验室《分析试验室》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分析试验室》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 《分析试验室》杂志月刊,于19...
有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加工》
《有色金属加工》杂志,双月刊,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742/T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克拉玛依学刊《克拉玛依学刊》
《克拉玛依学刊》杂志月刊,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员会党校(克拉玛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杂志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
福州总医院学报《福州总医院学报》
《福州总医院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医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