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编制,完善操作规程。一是编制合理的采购预算,充分发挥其制约的作用,确保采购工作的质量。二是做好适应高校政府采购的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对于高校来说,部门预算制定的科学、准确与否是政府采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各部系应适当地改变以往的高校预算编制模式,结合高校下一年的总体发展规划,从预算的预见性、计划性以及细化性着手,在经费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将预算支出分块加以预测,包括常规性支出,即维持学院正常运行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这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法进行预测;项目预算,即专项预算。这部分资金量大繁杂又难以准确预测,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采取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
(二)加强高校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保障政府采购规范性
1、完善政府采购监督程序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检查
首先,建立政府采购定期报告和定期检查制度。一方面财务部门要设计一套专门的政府采购辅助账表,印发到各采购单位。采购单位必须按规定建立政府采购辅助账,逐笔记录纳入采购范围内的每项采购项目的完成情况,定期向高校财务部门报送政府采购统计情况表,为财务部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政府采购中心要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告年度采购计划完成情况。财务部门可以根据掌握的情况,选择一些重点项目开展检查,并保证每年的检查面达到一定的比例。各部细财务应定期向高校财务部门报告本单位政府采购活动情况,高校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下级开展检查。其次,明确政府采购主体间的监督关系和工作重心。政府采购的监督主体应财务部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财务部门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政府采购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政府采购是否严格按批准的计划进行,有无超计划或无计划采购行为;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有关政府采购文件是否按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和采购资金拨付是否符合规定产。监察部门应当参与数额巨大或重大采购项目活动的监督。审计部门主要是对管理工作水平和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事后的监督检查。最后,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2、规范对供应商管理,保障政府采购效率
首先,规范供应商准入管理。规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必须具备的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供应商颁发市场准入资格证书,并实行年检制度。其次,在高校政府采购活动中科学全面地对供应商进行考核管理。政府采购不仅仅是一个购买过程,采购各部门及财务部门还要监督合同如何签订,供应商如何履行合同,加大对供应商的后继行为进行监督。
3、实行第三方的救济制度,加强惩罚机制,提高政府采购监督效率
首先,要提高监督力度,需要更多信息,仅仅依靠监督者采取审查、稽核等手段去获取,则监督成本很高。投标人具有监督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以阻止合谋、摆脱困境的强烈内在动力。高校可以采用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 ,通过规定不参与合谋的投标人举报、监督其他招标人合谋寻租,则给予大于其放弃合谋保留收益的奖励补偿,调动他们举报、监督积极性,则可以降低收集信息的难度,同时增加信息准确度,对合谋者将具有很强震慑力,还不会大幅度提高监督成本。其次,完善惩罚机制,加大对政府采购活动中一些人员和供应商合谋不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合谋寻租风险。惩罚机制不仅可以减少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合谋收益的现值,会身败名裂,前程尽毁,使其迫于制裁压力,理性地减少或取消与供应商合谋寻租行为;而且惩罚力度加大,增加了供应商合谋寻租的成本,可以视其情节轻重,采取公开记载违纪情况信息,限制其在一定的年限内不准进入高校政府采购市场,或列入“黑名单”,增大其合谋寻租成本,以削弱合谋动机,进而保证高校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三)构建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推进政府采购规范性
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是以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创新采购管理组织结构,实现涉及采购、管理及使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全方位,采购对象全过系统程管理方式。
1、构建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意义
首先,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提高了采购决策科学性。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是通过对采购对象实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从采购进来到淘汰整个过程的跟踪管理,有效地将政府采购中心、装备管理部门、各采购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了过去各个部门在采购结束后,对采购对象管理上的人为分离。其次,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强化了政府采购部门管理职能。从运行机制上看,政府采购中心位于整个采购链条的末端,对于采购计划的执行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严重限制了其调控职能的发挥。当采购活动结实,装备、服务及工程交付给各部系使用单位验收后,货款结算给供应商,高校政府采购活动便算完成。而采购质量、性能及售后服务的保障程度到底如何,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保证。在一些地方就出现了少数单位采购的装备达不到采购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则促使政府采购中心必须加强其监管职能,不仅对采购活动进行监控,而且对交付后各方面进行全程跟踪评价。
2、建立政府采购系统化管理模式措施
首先,树立顶层系统管理思想,加强部门间管理职能配合。顶层系统管理思想内涵就是以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为核心,在涉及采购的各个职能部门树立政府采购必须对采购对象进行“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实施完整的科学管理。“完整”就是指统一的管理目标,统一的评审标准,统一的管理工作程序,以及灵活有效的协调手段,把追求技术创新、性能水平、全寿命费用和综合保障的最佳匹配,作为贯穿采购管理过程的管理目标和要求,使得各部门管理实现“无缝衔接”,推进部门间协调合作,避免管理职能分割。[4]其次,加大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政府采购与电子商务有着天然的嫁接优势,用高科技的电子商务手段来更新政府采购手段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实施网上采购,不仅方便、快捷、效率高,而且交易成本低,信息公开化程度高,从而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政府采购方式。
(四)加强政府采购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政府采购规范性
1、选配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是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它涉及预算、财务、招标、合同、谈判以至服务等多项业务管理知识和各种商品专业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例如,高校所采购的仪器设备门类庞杂,涉及众多学科,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除了掌握政府采购的相关知识外,还必须加强对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在采购工作中得心应手,为提高高校办学条件,保障教学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