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扎尔:图底关系
风格派的第四位代表性画家是画家胡扎尔(Vilmos Huszàr,1884–1960)。作为犹太来源的匈牙利人,相比当时的荷兰和法国艺术界,胡扎尔更多受到中欧匈牙利先锋画派的影响,通过图底关系和透明性进行平面抽象绘画的创作,为风格派的 “平空间”绘画打开了一扇思辨之窗。
图7是胡扎尔为某期《风格》封面所做图案,题材取自一对男女在拥抱彼此。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这是一个流行采用的题材,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1876-1957)就有抽象雕塑《吻》。在这幅意图平衡图底关系的作品中,他通过“没有一种颜色可以上升为图”的努力,来彻底打破画作的对深度的表现,达到终极的“平空间绘画”。这种努力对蒙德里安和凡•德•勒克都造成影响。[15]
图7构图四,1918年4月,第一个抽象作品,比文字还要抽象。来自《De Stijl》。
胡扎尔的作品主要有1919年的《锤子和锯子》、1917封面设计、1918年6月的《浮雕板画》等。1920年以后,他已经回到了正常的具象绘画上。
尾声
根据《风格派宣言1918》所述,风格派在绘画领域的探索和成就,最终是要为进入建筑领域进行具有社会功用的创作而准备的。然而最终风格派进入建筑界的表现是令人沮丧的。凡•德•勒克和蒙德里安都不赞成用风格派思想去创作建筑。凡•杜斯堡从1921年开始进入建筑界,于临终前两年退出,并重新回到绘画界。他公开宣布建筑无法实现风格派对精神世界进行“再现”的目的。他说,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是一个“高贵的失败”;“大众要生于泥淖、死于泥淖。让建筑去为大众创作吧。艺术将超越大众而创作。” [1] Banham, Reyner.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M〕 , 1st MIT Press paperback ed.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0, c1960: De Stijl, the Dutch Phase. [2] Padovan, Richard.Towards universality : Le Corbusier, Mies, and De Stijl〔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P53. [3] 参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抽象与移情》——对沃林格美学思想的解析。 [4] 转引自Padovan, Richard.Towards universality : Le Corbusier, Mies, and De Stijl〔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P116-117. [5]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法国诗人。在1903年,他与青年画家、诗人亚黎等创办月刊《伊索的盛宴》,登载大胆创新的诗画。1913年发表评论文集《美学深思录》,介绍当时新出现的立体派绘画。 [6] Overy, Paul, De Stijl〔M〕1st edition ed, London: Studio Vista, 1969,P56. [7] 1917-1918年《风格》的前12期连载了蒙德里安的艺术理论文章《绘画中的新塑形主义》,充分表达了他的艺术观; 1919年8月号《风格》中蒙德里安又发表了一个特殊文体的三人谈话录,《自然的现实和抽象的现实》,尽其所能地巧妙地对自己的“分解-进化论”进行解释。 [8] 。通神学出现在19世纪晚期,主要是为了探索科学和宗教之间不能建立一致关系的原因,通神教又崇拜毕达哥拉斯学派。而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抽象的数作为万物的本质。因此研究数的目的不是为了世纪应用,而是想揭露宇宙永恒的真理。很多抽象艺术家和建筑师,例如蒙德里安、克利、康定斯基、劳维里克斯(Johannes Ludovicus Mathieu Lauweriks ,1864–1932)等都是通神教的会员。 [9] C.Blotkamp, Mondrian: The Art of Deconstruction〔M〕, Reaktion Books, London,1994,P15. [10]出自1918蒙德里安《新塑形》,转引自Padovan, Richard.Towards universality : Le Corbusier, Mies, and De Stijl〔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P5. [11] 同上。 [12] 同上。1919.8-1920.8发表于《风格》。 [13] 同上。 [14] Padovan, Richard.Towards universality : Le Corbusier, Mies, and De Stijl〔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P77. [15] Overy, Paul, De Stijl〔M〕1st edition ed, London: Studio Vista, 1969, P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