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究古诗文的情感美
古诗文中融合着各种美的情感因素。挖掘古持文中的“情韵”美,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教学时,可抓住诗文中某个人物、情节、意境哲理以有情感的交织点为凭借,通过延伸拓展,变式重组,挖掘探究,吟诵品味,多位体验等方式唤起学生的审美记忆,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从而感受和体验美的情感。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诗,描绘诗人在秋日黄昏下一个人荒凉走天涯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愁。教学时,反复引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日薄西山,天边的晚霞也渐渐消散,映照着远处顾忌的村庄,拖出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是不是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的凄凉画面,再动情地低吟诗人“枯藤老树昏鸦”的诗句,体味此时诗人的心声,引导学生通过语言体味诗人在刹那间升起的一抹浓浓的孤寂与落寞,触摸诗人内心深处悲愁、苍凉的异乡游子之情。此时,学生入情入境,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很容易体会出思念故乡的苍凉美。。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中的美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智力、思维、情感、意志,而且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我们有了审美教育的意识,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审美兴趣,注重美的因素之间的整合,依托每个教学步骤,有机渗透,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我们去探索。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后记
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学海无涯,教海亦无涯。
我们似乎在教学中有很多感悟和积累反思,但真正要达到教学艺术的高度,实在有些力不从心,而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艺术面前,又显出幼稚而粗糙,让人顿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受。
《现代经济探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编辑QQ 
编辑联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