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封建官僚制的弊端
1.政权的更替频繁
《三国演义》有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朝代很难走出兴替的怪圈,朝代的更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官僚制的存在,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当朝者希望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机构和地方对于行政权力需要之间的矛盾,随着矛盾的堆积,当地方权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藩王、封疆大帝与朝廷的对立,进而引发战争,最终会导致朝代的更替;其二,官僚制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底层百姓长期处于压迫状态,当百姓起而反抗,就会导致农民战争,进而也会引起朝代的更替。
2.对于人性的扼杀
封建官僚制制度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对人性的摧残,维系百官机制正常运转的,一为对于帝王的忠实,二为官员自身的道德约束,两者互为表里,最终使得官僚制得以延续。臣民对于帝王来说,非为友是为奴,古人有云“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事君以忠”,官员对于皇权来说,只能作为一种身份附属品,根据帝王的需要去磨合自己,所有很多人一生都处于进京赶考的忙碌状态。此外,官僚制对于君臣间的职责关系也作出了约定,“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也”,官员只能去被动执行帝王的命令,培养出来的官员也只能做到上行下效,缺乏创新意识,毫无生气可言。
3.国家行政的固步自封
封建官僚制崇尚一种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强调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显有国家政治上的变革,鹅步鸭行,政客长期偏向于用孔孟之道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记载: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到了清朝更是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是我国近现代屈辱史满布沧桑的主要原因。
三、封建官僚制对现在社会的负面影响
封建官僚制在特定的背景下有其强大的优势,在法制化社会进程中,传统官僚制中的严格的等级负责制度、考官及官员的奖惩制度仍然适用于现在的社会管理,但在经济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也显现出了其弊端。
(一)人力资本的浪费,阻碍社会发展
封建官僚制中的“士农工商”等级制仍然对现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人力资本产出大国,而现在每年我国都有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投入到“考碗族”的行列,公务员热盛行,有的热门岗位竞争率甚至达到了几千比一的地步,很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考公务员,导致一些一线作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人员短缺,而公务员是要求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循规蹈矩,更进一步使得很多大学生的抱负难以施展。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将严重阻碍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二)滋生腐败的温床
封建官僚制是一种权力之间的权衡与博弈,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现在很多官员仍然难以走出传统官僚制中具有人治色彩的怪圈,将自身的权力当做特权来看待,“官老爷”“官本位”的封建思想磨灭了绝对权力,导致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恶性路径依赖,现实中很多官员偏向于利用权力去谋求自身利益、任人唯亲,发展裙带关系,给社会和谐和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三)扭曲社会价值导向
封建官僚制官分九品,王侯将相的金字塔结构,容易使当下的很多大学生形成官本位价值导向,导致他们产生对于当官的崇拜,很多大学生及其父母都将公务员作为第一择业或者择偶标准,认为只有从政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父母甚至说出自己的女儿非公务员不嫁,严重扭曲了人生的价值导向。此外,为了追求地位和官职,完全不顾法律及社会发展的规律,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官本位的价值导向更会使得整个社会价值迷失,一个没有良好价值观的民族是可怕的。
(四)弱化行政效率
封建官僚制强调的是权力的集中统一,上行下效,层层节制,下级只对上级负责,由于当前我国官员层级比较多,很容易产生组织的人浮于事加以上下级沟通困难,信息失真现象很严重,导致上下级之间不信任,最终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此外,由于官僚制的严格的组织结构,给人员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会使得官员产生惰性,“囚徒困境”难以破除也是导致当前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诱因。
(五)导致政企、政党划分不清
封建官僚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很多官员的从政思想,官僚制严密的官本位体系使得现在很多官员在权利使用上出现了错位甚至越位现象,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社会,很多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出现了政府的过分干预。政企、政党不分,其一使得企业与政府难以划分界限,由于责任主体模糊不清,出现问题时,政府与企业之间出现相互扯皮、推诿,极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其次,政府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处理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务,不利于政府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也加大了政府的负担、降低了行政效率。
四、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封建官僚制思想的进一步探索
(一)实现公职和企业待遇间的同轨
基于非理性的经济人言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利益所左右的,所以在人力资本利用方面采取公平、效率的方式,取消现行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双轨制度,在薪酬、待遇、福利上实现同轨,缩小双方的鸿沟,积极鼓励有志青年投身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队伍中,特别是加强对于那些要毕业的大学生开导,积极鼓励他们创业,培养积极创新的思维并为他们提供优厚的条件,均衡人才的分布,最终实现人尽其能,人力资本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
(二)强化官僚制的法制建设
人治思想有利于调动官员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治的独断性强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办事效率,在提倡人治同时也要强化与法治机制运转的相结合,健全法制体系,在组织中实现“个人负责制”。同时加强政绩的公平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合理的对官员就行提升和薪酬设定,对于那些小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预防再犯为主惩治结合,而对于那些严重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古人有云“罚重可令凶人丧魄”,对于此类事件一经查处,终身不予录用,而非仅仅是现在普遍存在的“异地再任”的处理方式,只有严惩才能从根本上约束官员的行为,对腐败现象起到震慑作用。
(三)重塑新型的官僚制组织文化
大力宣扬一种非传统的“拜官主义”社会文化,反对那种将权力与地位神圣化的宣传,提倡那种“劳动人民最光荣”的朴实文化,从文化基础方面抑制对于从政的盲目追求,积极塑造与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从根本上端正他们的态度,正如张居正在《答两广李蟠峰》中所言“良吏部专在甲科,甲科未必皆是良吏”。此外,在组织内部宣扬具有企业精神以及追求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服务性政府的组织文化,提供合理的考核及竞争机制,鼓励从政者构建出有利于组织创新的文化,形成良性的新型官僚制的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