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谈及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大可不必信誓旦旦的否认,时刻担心着宗教中的某些元素会成为他们人生发展道路的绊脚石。理性的看待,用发展的,开阔的思维去对待,积极引导,相信他们能够在这个让人又爱又恨宗教文化之中,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更能找到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谈宗凡,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J].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4) 。 何敦培,大学生宗教信仰探析及引导[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 华桦,我国青年和大学生信教现象研究综述[J]. 理论观察, 2009,(03) . 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1· 赵斌,对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透视[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陈金安,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 (3)· 戴嘉宝,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2)· 左鹏,象牙塔中的基督徒: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 2004,(5)· 李晓宁,校园“宗教热”、“民族热”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9):157–160. 乐国安,王其亮.宗教信仰与心理治疗:社会认知的角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