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浅析甲骨卜辞断代之标准
浅析甲骨卜辞断代之标准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张 涛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甲骨卜辞;断代标准;浅析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五)方国:

  方国是指商代的四方诸侯之国和四邻之国。董氏在《甲骨学五十年》中指出:“方国本来不能算作标准,因为在殷代诸侯方国大都是世系的,名称也是始终一致的,我们不能说在某一王的时期有此国,以后或以前就没有了它,我当时列为标准,只是因为殷王室在一个时期和某一方国的交涉特别之多而已。”由此可见,方国作为断代标准价值实在不大。既然董氏自己已放弃该项标准,我们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它的断代价值,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仍坚持将其作为一项断代标准。

  (六)人物:

  所谓人物,即用某个时代所特有的,能代表其时代的,一提到他就能让人联想到他那个时代的人或物。董氏曾举史官、诸侯、小臣加以说明,并着重分析了武丁时代的人物。“史官”,即贞人,已如前述。“诸侯”,董氏举了武丁时的蒙侯虎(省称侯虎)、帝辛时的攸侯喜(省称侯喜)为例。

  我们则考虑是不是还有其他现象或器物,如日食、月食等天文或地理现象,同出器物等代表那个时代的东西。董氏《殷历谱》就是根据历法研究商代历史的伟大尝试。

  (七)事类:

  事类即占卜内容的分类。陈梦家先生按事类将卜辞分为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卜旬等。根据某期特有的事类也可作断代,如武丁时期的疾梦、生育等特殊记事刻辞,乙辛时期的征人方卜辞等。

  只要能够从可靠的材料中审慎地归纳出各期特有的内容,然后再回到卜辞的实际中认真验证,事类的确是可以作为断代的辅助标准的。

  (八)文法:

  文法,即语法,指语言的结构形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和相对的稳定性。董氏对此项的论述,分篇段和语句两部分。但其立题和行文不相应,篇段部分所谈并不属于文法的范畴,实质上是用词不同和修辞手法的不同。词句部分实际上只是在讨论“亡灾”一语中“灾”字前后不同的写法以及各期习惯用词(如驭厘、受禾、亡它等)的不同。如武丁时期的特殊用语“下上弗若”:

庚申卜,贞,王勿征贡方。下上弗若。不,我其受又。(《前编》5·23·2)

  癸酉卜,争贞,王勿逆伐贡方,下上弗若,不,我囗囗,其受又。(《合》6201)

辛亥卜,贞,勿隹王往伐贡方。贞,勿王往伐贡方。下上弗若。不,我其受又。(《合》6220)

  贞,勿隹王征贡方,下上弗若,不,我其受又。(《合》6314、6315)

辛未卜,贞,王勿逆伐贡方,下上弗若商,我其受又。七月。(《合》6204)

  还有董氏谈到的武丁时期的兆侧刻辞“二告”、“有子”、“乍邑”、“登人”等,庚甲时期的“亡来艰”、“王曰贞”、“在正月”等,廪辛至文丁时期的“湄日”、“弗每”、“大吉”等,乙辛时期的“兹用”“兹御”“吉”等,可以作为断代的辅助标准。

  语言诸要素中,文法是结构最稳定,变化最缓慢的。但卜辞前后期(1300-1028BC)的文例也是发展变化的:同一时期的卜辞尽管所卜事类多种多样,但其文例大致相同;不同时期的卜辞其文例有着不同的特点。一条完整的卜辞,通常包括7个部分:前词(或称“叙词”)、命辞、占辞、决辞、验辞、序数、兆辞。在第一、二、三期中叙词部分表述较完整,贞卜的时间和贞人名较全;到了第四期,贞人名大量省略;第五期一般是王亲自占卜,所以“王占曰:吉”之类的占词在第五期中大量存在。这种文例上的时代变异,使得我们现在见到的贞人名第一期多达七十余个,而第四期仅有一个。

  由于董氏立题和行文不相应,以致许多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并试图用“辞例”甚至“词语”来代替“文法”,但笔者认为董氏“文法”的提法其外延确实包含了词法和句法,囊括了上述所有内容。所以我们基本支持“文法”的提法,但为折中起见,参考陈炜湛先生的意见,采用陈梦家先生及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术语“文例”以代替“文法”。

  (九)字形:

  字形,即甲骨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某些甲骨文字在不同时期字形亦有差异。因此,异体字,或者不如叫异形字,不但存在于不同的朝代,甚至在同一个王的时期内,也有异形字,甚至很多。如武丁卜辞“贞”字异体就有10种之多: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 十)书体:

  书体即字体,包括字形的构造和书法、风格等。董氏认为“我们确定了贞人即是史官,史官们又曾在骨臼刻辞上自己签过名字,更由此可知卜辞中书名的贞人,也就是一个卜辞的书契者”。即贞人、史官、书者三位一体。事实上,贞卜者与契刻者不一定是同一个人。但其所说各期特点很有用处,如:

  早期:雄浑有力,多作大字;

  中期:柔弱纤细;

  晚期:严整匀称,多作小字。

  对于研究过古文字的书法且临摹过大量甲骨卜辞的,尤其是目验过实物或拓本、照片的人来说,此项标准非常便捷,尤其是对残片进行分期和断代时,其他标准均无能为力,用书体却可确认无误。

  但笔者认为,字形和书体的区别实在不大,而且它们固然受时代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但与个人也有一定关系:东晋偏安,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也不见得萎靡不够雄壮,此例举不胜举。相反,我们认为,晚期“严整匀称,多作小字”可能与甲骨卜辞此时更趋成熟,异体字减少,书写日渐规范化,书者更熟练,更能运用自如有关。由上述概念可知,书体完全可以囊括字形,分为两项实为苛细,不如采用较大的概念,合并为“书体”一项。

  此外,加拿大籍台湾学者许进雄《甲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一书又以钻凿形态为断代的辅助标准,认为根据甲骨上的钻凿形态(方式、长度、排列、灼痕等)的差异可判断甲骨所属的年代,并运用此项标准进行研究、断代,参加学术讨论。既然没有证据证明钻凿形态不能作为断代标准,而且辅助标准不起主要作用,并且是和其他标准共同作用才有效,因此,我们不妨将其列为间接标准,还以世系、称谓、贞人作为直接标准。

  三、结论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97年,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注重选题,努力反映人文社会科学新研究成果;关注现实,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
南开语言学刊《南开语言学刊》
《南开语言学刊》的宗旨是架起一座学术的桥梁,建立一个沟通的管道促进语言学各分支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外国语言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交...
中国骨伤《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48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研思路和...
化学工程与装备《化学工程与装备》
《化学工程与装备》(月刊)创刊于2006年,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福建省化工学会主办,武汉新策文化发展中心协办,全...
结核病健康教育《结核病健康教育》
《结核病健康教育》杂志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
蒲松龄研究《蒲松龄研究》
《蒲松龄研究》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080/I,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资料...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