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青春心理保健与治疗研究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青春心理保健与治疗研究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钱 陈 翔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流行音乐 青少年 保健 治疗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音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机械波(即声波),它可以通过其具有一定规律和变化的频率,振动作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使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改善器官的紊乱状态。而从生理学角度来说,音乐中的节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人体的特征节律有着奇妙的共通,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且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起到促进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镇痛等功效。但音乐的奇妙之处不只在于此,还表现为它在心理学上,对于人类的情感塑造与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在流行音乐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之所以将流行音乐视为最能表现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的形式,是因为流行音乐不仅具有纯粹的音乐旋律和曲调,还具有具象的语言,即书面化的歌词。这一点对于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流行音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音乐本身是没有什么力量的,听众在欣赏音乐旋律的过程中,未必能够领略到创作者的真实的用意及心情,即在纯粹的音乐欣赏角度,听众与创作者之间是分离的。而真正能够让听众与创作者之间产生共鸣,使听众切实的了解流行音乐所要传达的信息的,则是流行音乐中所运用的语言及其所蕴藏的创作背景。透过这些语言、这些背景,听众将一些非音乐的东西带入了流行音乐的体验之中,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知道了音乐旋律所要告诉我们的故事,还了解到了一些由音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指向其自身之外的其他的事物”,[23] 从中获得了一种纯属于个人的、特殊的感受。

  因此,我们可以说,流行音乐中的言语意象的表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听众个人的精神感受,才是流行音乐在心理治疗方面最重要的意义所在,而音乐旋律则是处于一种次要的位置。强调流行音乐对于青春心理的治疗,即是要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上述意义,针对青春心理的属性与特点,通过选择适合的流行音乐,以激发、唤起青少年的某种特定的感觉,从而达到矫正、改善与补救青少年个体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的健康、更加的愉快,以达到适应社会的最终目的。

  举例来说,由于青春期中生理、心理的双重变化,许多青少年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自卑感。这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虽然人人都有,但如果不正视它,任其自由发展,也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人际交往,导致其与外界沟通的障碍,最终形成自闭症等心理疾病。要想消除青少年的这种自卑感,将其引导向健康的轨道,就需要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心,帮助他们寻找到对于自我的认同感,实现与外部世界的正确联系。而作为青少年表达自我感受、丰富自我情感的重要途径,流行音乐中所表达的坚持自我,永不言弃等积极向上的青春态度,恰恰就能够满足上述需求。通过对于这一类型流行音乐的欣赏,青少年可以在其中得到启示与反思,获得自信向前的支持与鼓励,从而激发出内心积极向上的力量,最终克服自卑感。 结 论综上所述,流行音乐虽然只是创作者个体主观情感的结果,但其中所蕴涵的青春主题与青春意识,却能够折射出年轻群体的整体精神、情感状态,并通过他们的认同与共鸣,达到对青春心理健康的保健与治疗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流行音乐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既有前述的如表达青春的坚持、青春的主张的积极向上的部分,也有许多包含着低级趣味、消极思想等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歌曲。受这些歌曲的熏陶,青少年会逐渐淡忘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远离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而沉浸在价值的虚无和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中,最终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这两方面作用,在对流行音乐进行充分细致的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流行音乐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的心理、情感的变化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化被动为主动,针对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多创作一些能够激发其向上的励志歌曲,将“青少年选择流行音乐”转化为“流行音乐寻找青少年”,未雨绸缪的对青春心理进行有益的疏导与指引,主动为他们的心理保健与健康发展服务。

  致谢语感谢周显宝教授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佚名.关于流行音乐[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62717.html?si=5.2007-01-17. 王静.当代青少年音乐偏爱的成因阐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2-114. 王一.音乐在世纪末的中国——后现代主义与当代音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文涛.大陆、台湾校园歌曲的情感光谱[J].校园歌声,2006,3:36. 白帆.校园民谣[EB/OL].http://www.4808.com/togao/bf/xymy.htm.2007-04-13. [英]梅塞德斯•帕夫利切维奇.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M].苏琳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89. 吴宗友.中国大陆当代流行歌曲发展的社会人类学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5,6:4-10. 林贵美.音乐治疗与教育手册——音乐治疗与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活动设计[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2. 葛雪松,吕茵.论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2006,6:133. [美]伦纳德•迈尔.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何乾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钱丽娟.音乐•社会•心理学——谈音乐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60. 盾生.歌词创作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赤潮,主编.流火——1979-2005最有价值乐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 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卢新予.透过通俗音乐看多元文化的社会作用[J].艺术评论,2007,3:68-69. 高怡.细读当代流行歌曲中的爱情[J].四川戏剧,2006,3:17-18. 余成宽,赵宏宇.通俗音乐的美学范畴及文化属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150-152. 罗锡文.关于流行音乐[J].音乐探索,2006,1:52-59. 傅秀宏.2007流行青春“漾”文化[J].观察与思考,2007,Z1:106-109. 赵宇.中国音乐治疗初探[J].民族音乐,2006,4:58-59. 马前锋,翁洁静,李琼.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J].心理科学,2006,6:1470-1473. 吴继红,万瑛.音乐治疗中的情绪与认知[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3:105-108. 刘伟,李君荣,姜学林.音乐治疗与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又到比较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2:92-101. 张旻琰.音乐治疗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音乐,2004,1:105-107. 李松.音乐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17-118. 张姣琳.音乐的“用武之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43-144. 王旭东.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学概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4:1-12. 赵秀彦,王则远.浅谈音乐的情感性——兼谈音乐审美的心理基础[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6-118. 罗小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3:7-16. 周蓓.从当代心理学看音乐认知教育观念的发展与更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3,1:53-57. 叶婷.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99-103. 张鹭.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风格表现[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7:126-128. 关新,邹昊.浅议流行音乐流行的原因及对社会发展贡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93. [1] 佚名.关于流行音乐[EB/O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62717.html?si=5.2007-01-17. [2] 王静.当代青少年音乐偏爱的成因阐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2. [3] 王一.音乐在世纪末的中国——后现代主义与当代音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4] 何勇.垃圾场.滚石唱片.1994.第1首. [5] 张楚.一颗不肯媚俗的心.魔岩唱片.1993.第3首. [6] 崔健.无能的力量.中唱总公司.1998.第2首. [7] 文涛.大陆、台湾校园歌曲的情感光谱[J].校园歌声,2006,3:36. [8] 徐晓菁,杨芳仪.重逢——徐晓菁•杨芳仪民歌精选集.滚石唱片.1998.第10首. [9] 优克李林.优克年代.EMI百代.2002.第10首. [10] 合集.校园民谣2.大地唱片.1994.第1首. [11] 合集.校园民谣1.大地唱片.1994.第6首. [12] 合集.校园民谣1.大地唱片.1994.第9首. [13] 朴树.我去2000年.上海声像.1999.第8首. [14] 白帆.校园民谣[EB/OL].http://www.4808.com/togao/bf/xymy.htm.2007-04-13. [15] 张韶涵.潘多拉.福茂唱片.2006.第1首. [16] 五月天.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滚石唱片.2004.第2首. [17] 潘玮柏.我的麦克风.环球音乐.2003.第1首. [18] 五月天.知足(最真杰作选纪念限量版).滚石唱片.2005.CD1第10首. [19] 五月天.当我们混在一起(台湾版).滚石唱片.2005.CD1第16首. [20] 周杰伦.七里香.新力音乐.2005.第1首. [21] 周杰伦.七里香.新力音乐.2005.第4首. [22] 合集.网络愚乐排行榜.动感唱片.2005.CD2第16首. [23] [英]梅塞德斯•帕夫利切维奇.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M].苏琳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4]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89. [25] 吴宗友.中国大陆当代流行歌曲发展的社会人类学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5,6:8. [26] 张信哲.等待.巨石唱片.1994.第1首. [27] 林贵美.音乐治疗与教育手册——音乐治疗与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活动设计[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2. [28] 传统的心理治疗往往认为“认知决定情绪”,而音乐治疗则认为是“情绪决定认知”。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于情绪的巨大影响力,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参见葛雪松,吕茵.论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2006, 6:133. [23] (P23)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林业工程学报《林业工程学报》
《林业工程学报》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62/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装备...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04/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民...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刊登内容为机械工程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综述、...
江汉石油科技《江汉石油科技》
《江汉石油科技》是江汉石油管理局、江汉油田分公司主办的综合性石油科技资料。 《江汉石油科技》主要报道石油与天然气方面的新技术、新动态。旨在及时传播信息...
实用医院临床《实用医院临床》
《生物进化》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70/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地外生命、...
中原工学院学报《中原工学院学报》
《中原工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0年,是由中原工学院主办,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以专题研究论文及技术报告等形式发表国内纺织相关学科的...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